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疗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文拉法辛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硬化斑块
  • 1篇治疗抑郁症
  • 1篇认知行为治疗
  • 1篇他汀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大鼠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文拉法辛
  • 1篇西酞普兰
  • 1篇疗效对比
  • 1篇疗效对比分析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刘荣丽
  • 3篇刘威
  • 3篇吕娟
  • 3篇李江涛
  • 2篇余巧燕
  • 2篇王润青
  • 2篇赵美英
  • 2篇赵杰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来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AMD评分减少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GQOLI评分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OLI评分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ESS评分为(6.8±1.2)分,对照组TESS评分为(7.1±0.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美英刘威赵杰吕娟李江涛余巧燕刘荣丽王润青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疗效安全性
氨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氨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氨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6周1疗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后的1、2、4、6周进行疗效评价,并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氨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的疗效相近,后者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实验组失眠、焦虑各2例,嗜睡1例,对照组失眠2例,焦虑、嗜睡各1例。结论氨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赵美英刘威赵杰吕娟李江涛余巧燕刘荣丽王润青
关键词:盐酸文拉法辛抑郁症疗效对比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和斑块面积及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分别为(1.22±0.20)mm和(17.18±2.01)mm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50±0.21)mm和(24.93±2.10)mm2及对照组的(1.45±0.21)mm和(24.20±2.21)m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为(5.36±0.63)m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82±1.11)mg/L和对照组的(10.13±1.08)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刘威吕娟刘荣丽李江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Numb表达变化的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痴呆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在痴呆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兹海默病(AD)占各类痴呆发病的绝大部分,其中VD发病率略高于AD。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
刘荣丽
关键词:脑缺血慢性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