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茵
- 作品数:7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火针辨证施治慢性湿疹经验撷要
- 2021年
-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病情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根据辨证施治联合其他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可灵活应用于各类型慢性湿疹治疗,减少西药的使用。火针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刘茵朱炯
- 关键词:火针慢性湿疹辨证施治
- 不同针灸治法干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比较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比较温针、电针和闪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温针组(28例,患侧面部温针灸)、电针组(28例,电针疗法)和闪罐组(28例,针刺后加闪罐),疗程4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和治愈时间。结果 (1)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4%,电针组为85.7%,闪罐组为85.7%,均高于对照组75%(P<0.05);温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2)治疗后,4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灸治疗3个组H-B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温针组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3)3个针灸治疗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温针组短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其中温针疗法在恢复面神经功能和治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刘茵郭大畅任翱翔徐莉娜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疗法温针疗法电针疗法
- 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罐;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EASI中临床表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PQOLS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瘙痒,控制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朱炯吴怡峰刘茵吴耀持
- 关键词:火针疗法湿疹血虚风燥
-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及患者EASI、瘙痒评分、血清因子水平影响被引量:47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用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评分、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火针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用EASI评估湿疹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对瘙痒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监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7%(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ASI评分、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血清中EOS、IL-18、Ig E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加用火针治疗的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利于减轻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改善瘙痒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EOS、IL-18、Ig E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刘茵朱炯
- 关键词:慢性湿疹火针瘙痒血清因子
- 扬刺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24岁.面部痤疮反复发作6年,经多次西医激素或中药内服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颜面肤色暗沉,T区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皮损广泛密集,多为结节、囊肿,质地较硬,兼见散发脓疱.经皮肤科诊断为重度结节囊肿性痤疮.平素喜荤食,大便干结.治疗取面部扬刺法配合中药外敷.
- 刘茵俞苏益
- 关键词:扬刺中药外敷
- 火针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迟发性囊肿型痤疮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迟发性囊肿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迟发性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组加用火针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采用Pillsbury分类法评估皮损改善情况及痤疮特异性生活量表(Acne-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OL-Acne评分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感知和社会功能两项中,治疗组分数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在情感功能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5/36)和16.7%(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基础上,采用火针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法能有效治疗迟发性囊肿型痤疮,促进皮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茵张素朱炯
- 关键词:刺络拔罐疗法背俞痤疮
- 小柴胡降逆汤合针灸对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患者疗效观察及复发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柴胡降逆汤合针灸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维持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76例经2个月正规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小柴胡降逆汤、针灸和按需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按需口服奥美拉唑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GerdQ量表评分,2组维持治疗中口服奥美拉唑粒数,并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组均能明显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能明显减少按需治疗中奥美拉唑的粒数,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降逆汤合针灸对GERD维持治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明显减少按需治疗中奥美拉唑的服用粒数,且有复发率低的优势。
- 李秀娟张天嵩顾清顾清潘宝峰张素杨克敏潘宝峰孙爱军张伟伟王虹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复发针灸按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