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峰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1篇电图
  • 1篇动力疗法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焦
  • 1篇多焦视网膜
  • 1篇多焦视网膜电...
  • 1篇诊治
  • 1篇视网膜电图
  • 1篇视网膜疾病
  • 1篇视锥细胞
  • 1篇水肿
  • 1篇细胞
  • 1篇相干断层扫描
  • 1篇疗法
  • 1篇护理
  • 1篇黄斑
  • 1篇黄斑水肿
  • 1篇光动力

机构

  • 3篇南昌市第一医...

作者

  • 3篇刘维峰
  • 2篇石浔
  • 2篇石安娜
  • 2篇金昱
  • 2篇刘淼
  • 1篇廖晓捷
  • 1篇胡爱梅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彩色中心视野对诊治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CNV)治疗中的形态学图像及彩色中心视野对黄斑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51例62眼确诊为CNV且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患者3D-OCT图像及10°、30°彩色中心视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平均值及视力的改变。结果 CNV患者PDT治疗后3、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10°及30°视野的M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有54.8%的患眼视力提高超过2行。结论 3D-OCT可诊断CNV,并进行PDT治疗前后视网膜形态结构的观察;彩色中心视野能定量评估CNV患者PDT治疗后黄斑功能的恢复。
金昱石安娜石浔刘维峰刘淼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动力疗法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和手术疗效。方法对56例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手术均在护士及时有效的手术配合护理下顺利完成,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出血、低眼压、结膜下气体、眼内炎等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做好宣教和充分准备,了解23G玻璃体切割术器械特点,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正确处理和健康指导,可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提供良好的保证。
胡爱梅刘维峰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护理
黄斑水肿对视锥细胞功能损伤的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黄斑水肿患者的视网膜后极部不同部位视锥细胞功能进行检测,客观定量评估黄斑水肿对视锥细胞的功能损伤情况。方法将80例(共129眼)黄斑水肿患者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组(A组)43例(共69眼)和黄斑囊样水肿组(B组)37例(共60眼),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7例(共38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对所有受试眼采用mfERG检测,记录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结果 A、B 2组mfERG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均较C组明显延迟(P<0.05),平均反应密度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mfERG 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N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5—6环较B组显著降低(P<0.05),P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4—6环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斑水肿可引起视网膜后极部不同部位视锥细胞功能的严重损伤,而弥漫性黄斑水肿累及黄斑及周围区域较黄斑囊样水肿范围广,其对中心凹旁和中心凹外视锥细胞损伤更严重。
金昱刘淼刘维峰石安娜石浔廖晓捷
关键词:黄斑水肿视锥细胞多焦视网膜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