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
- 作品数:64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分子标记技术聚合Wx基因改良水稻早熟不育系品质被引量:5
- 2022年
- 改良早熟型两系不育系‘粤早1S’米质特性,为选育适合华南稻区及长江中下游优质早中稻杂交稻组合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携带低直链淀粉基因Wx的两系不育系材料‘RGD-7S’为供体亲本,以早熟型两系不育系‘粤早1S’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开展杂交、回交和自交相结合的系谱选育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贯穿以不育系鉴定、人工气候箱光温反应鉴定、米质测定与室内米饭蒸煮食味品质鉴定等方法。通过2次回交,12次杂交,8年系谱选育,最终获得农艺性状整齐、不育株率100%、含有Wx基因且直链淀粉(干基)含量降低的两系不育系‘台早1S’,该不育系在广州早造播始历期60 d、晚造播始历期47 d,雄性不育期达140 d以上,不育起点温度为23℃,米质鉴定直链淀粉含量为13.6%。‘台早1S’于2017年获农业部农作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73673.7,并成功进行成果转化,2018年9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粤早1S’直链淀粉含量,改良了米质特性,选育得到农艺性状优良的优质早熟两系不育系‘台早1S’,为配制优质早熟两系不育系杂交稻组合,充实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中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市场提供了良好材料的基础。
- 刘维廖耀平卢东柏陆展华程永盛陈粤汉陈钊明王晓飞王石光何秀英
- 关键词:水稻WX基因系谱选育
- 优质稻粤农丝苗抗倒伏影响因素和遗传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倒伏影响水稻光合产物的生成和运输,引起稻谷霉变、发芽,加剧病虫害的发生,进而造成稻米品质下降和粮食减产甚至减半。抗倒性受株高、茎秆结构特性和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优质稻主栽品种粤农丝苗抗倒伏性强、适应轻简化栽培模式,但其抗倒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粤农丝苗、倒伏品种象牙香占及粤农丝苗×象牙香占的F2遗传分离群体的株高、单株抗折力、基部节间抗折力和茎秆结构等抗倒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象牙香占,粤农丝苗基部节间短、壁厚、充实度高是其抗倒伏的重要结构基础;在F2群体中,N2节间的抗折力、节间长度、节间直径、茎秆壁厚可能受数量性状位点控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倒伏主要性状与株高、穗长的相关性较低,与茎秆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的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抗倒伏能力主要取决于节间的长度、直径和茎秆壁的厚度。本研究为揭示粤农丝苗抗倒伏的内在因素提供重要依据。
- 陆展华王晓飞刘维卢东柏王石光薛皦何秀英
- 关键词:水稻倒伏抗折力茎秆
- 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粤丰新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2015年
- 粤丰新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超高产的潜力和较强的抗病特性。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 陈钊明何秀英廖耀平程永盛陈粤汉刘维卢东柏孙大元
- 关键词:籼稻新品种栽培技术
- 一种富含花青素抗病香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适用于育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富含花青素抗病香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本发明通过选择当前大面积推广、综合性状优良、抗性好的优质稻品种与富含花青素水稻品种杂交、回交,稻瘟病抗性基因和香味调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并结...
- 何秀英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薛皦方志强
- 文献传递
- 水稻新品种粤泰早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14年
- 粤泰早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以粤泰13为母本、黄粳占为父本育成的一个国标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优优122长2~3 d,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预期该品种在广东省及华南稻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刘维何秀英陈钊明程永盛陈粤汉卢东柏廖耀平
- 关键词:优质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 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被引量:3
- 2009年
- 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种质库、种质圃和原位保存相结合是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方法,种质圃保存要注意创造与不同野生稻种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收集采样时注意根据不同野生稻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包括采集样本数量、采集方式、采集点设置。
- 范芝兰潘大建李晨陈建酉陈雨刘维
- 关键词:野生稻种质资源
-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4年
-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而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核心。本研究就稻瘟病抗病基因的遗传、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稻瘟病广谱抗原和抗病基因、隐性抗病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近一半的抗病基因是通过F2分离群体鉴定的,目前已定位的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超过86个,微效基因约350个,应用图位克隆等方法,20个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和2个微效基因已从不同的水稻品种中被克隆。这些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是有效开展稻瘟病抗性分子育种的基础。最后,结合笔者从事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的工作实践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各类型抗性基因的生产应用,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最终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 何秀英王玲吴伟怀陈钊明林菲程永盛刘维陈粤汉廖耀平
- 关键词:稻瘟病抗病基因育种应用
-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适宜直播品种的筛选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育苗移栽和直播是当前广东应用最广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究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淹水直播的水稻品种,为广东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育成的25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模拟大田淹水成苗试验,并在早、晚两季的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结果】粤新银占2号、粤农丝苗、粤泰油占等12个品种的耐淹成苗率达到80%;通过分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模式,发现早、晚季直播稻的生育期比育苗移栽平均缩短7~15 d;田间抗倒伏表型鉴定表明,有11份水稻品种的抗倒性强;产量分析表明,早、晚季直播产量比育苗移栽表现为增产,平均增幅分别为0.99%和1.25%。【结论】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粤农丝苗、粤美占、五山丝苗、粤特油占等4个品种适宜华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
- 方志强陆展华王石光刘维卢东柏王晓飞巫浩翔陈浩何秀英
- 关键词:水稻移栽直播
- 水稻新品种粤晶丝苗2号的选育应用与特性研究
- 廖耀平何秀英程永盛陈钊明潘庆华陈友订陈粤汉王玲刘维林菲卢东柏白嵩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以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为指导,应用多基因聚合杂交、系谱选育、近红外直链淀粉单粒活体筛选等综合技术,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出色地解决了水稻育种丰、抗、优和广适性难以结合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杂交选育
- 优质水稻新品种粤银软占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19年
- 粤银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体系,以粤丰丝苗为母本、黄软占/粤银丝苗为父本育成的国标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状突出,在参加广东省区试时,2年平均产量达467.86 kg·667 m^(-2),比该组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平均增产7.5%,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米质优,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分蘖力较强,抗倒性中强。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推荐参加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预期在广东及华南稻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刘维何秀英卢东柏陆展华王晓飞王石光陈粤汉
- 关键词:水稻国标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