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民

作品数:111 被引量:379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2篇动脉
  • 47篇冠状
  • 47篇冠状动脉
  • 26篇心病
  • 26篇冠心病
  • 25篇介入
  • 24篇预后
  • 2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1篇血管
  • 2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7篇心肌
  • 17篇介入治疗
  • 15篇动脉介入治疗
  • 15篇冠状动脉介入...
  • 14篇导管
  • 14篇主动脉
  • 14篇经皮冠状动脉...
  • 13篇动脉疾病
  • 13篇洗脱支架
  • 1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日照市人民医...
  • 2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南通市妇幼保...

作者

  • 110篇刘新民
  • 65篇马长生
  • 64篇吕强
  • 61篇聂绍平
  • 57篇董建增
  • 52篇杜昕
  • 50篇康俊萍
  • 46篇张崟
  • 38篇贾长琪
  • 36篇刘小慧
  • 34篇胡荣
  • 32篇吴学思
  • 22篇罗太阳
  • 21篇吕树铮
  • 21篇刘晓惠
  • 20篇陈方
  • 18篇贺立群
  • 13篇高迎春
  • 13篇周玉杰
  • 8篇吴文辉

传媒

  • 16篇中国介入心脏...
  • 10篇心肺血管病杂...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中华医学会心...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外容积-双能量CT与心脏磁共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以3T心脏磁共振为参考标准,探讨心脏双能量CT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外容积(ECV)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28例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前瞻性入选本研究。双能量CT延迟扫描用于计算心肌ECV,双能量CT心肌ECV(DECT-ECV)计算公式=(HU心肌/HU血池)×(1-红细胞压积)×100%。CMR心脏测量功能参数,包括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DECT-ECV和CMR-ECV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DECT-ECV中位数为36%(32%~51%),CMR-ECV中位数为31%(30%~46%),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11,P<0.001)。DECT-ECV的结果比CMR-ECV高15.8%;DECT-ECV和CMR-ECV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DECT有效辐射剂量(4.1±1.1)mSv。结论:DECT-ECV能够用于定量评价心肌细胞外间隙,但是DECT-ECV可能会高估心肌细胞外间隙的程度。
王瑞刘新民罗太阳周振王宏伟张朝吴伟徐磊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计算机体层成像
经皮处理支架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初步体会
冠状动脉穿孔是导管室的'灾难性'并发症之一,其常见原因包括使用较硬或亲水涂层导引导丝、球囊过度扩张或破裂、高压支架扩张、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国外研究显示,在带膜支架时代以前,其死亡、心肌梗死和急诊CABG发生率...
聂绍平马长生张崟吕强贾长琪张维东杜昕刘新民董建增
关键词:冠状动脉穿孔导管室
文献传递
严重左心室扩张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严重左心室扩张(LV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严重LVD患者251例,分析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严重LVD患者接受PCI治疗101例,CABG治疗150例,其中PCI组的住院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3.O%(3/101)比10.7%(16/150),P=0.024],住院病死率分别为2.0%、8.7%(P=0.028)。PCI组和CABG组分别随访(516±182)d和(515±231)d(P=0.967),分别有99例(98.0%)和136例(90.7%)完成随访。两组随访MACCE发生率PCI组、CABG组分别为18.2%(18/99)、9.6%(13/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14.1%、14/99)比CABG组高(0.7%、1/136,P〈0.01),两组随访死亡[4例(4.0%)比12例(8.8%),P=0.151]、心肌梗死[2例(2.0%)比1例(0.7%),P=0.781]和脑卒中[2例(2.0%)比0例(0.0%),P=0.176]的发生率相当。结论严重LVD患者接受PCI安全可行,其住院病死率较低,远期预后与CABG相当,但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
王晓聂绍平杜昕吕强康俊萍刘新民胡荣董建增刘小慧马长生
关键词:肥大左心室血管成形术
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在广泛使用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时代,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DESIRE(Drug-Eluting Stent Im-pacton Revascularization)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即非DES时代及DES时代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3763例患者。本研究选取DES时代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70例(包括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和本次入院新诊断糖尿病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致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两组基线情况无明显差异。PCI组的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低于CABG组(0.5%比4.1%,P=0.001),主要为死亡率较低(0.5%比3.3%,P=0.012)。PCI组和CABG组分别随访592.6±121.3d及581.5±148.3d,两组随访率相似(92%比89.7%,P=0.311),两组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有增高趋势(14.2%比9.0%,P=0.056),主要为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较多(8.5%比2.1%,P=0.001),随访中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相似。结论在广泛使用DES的时代,行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CABG,主要为院内死亡率低。两组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I组的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
吕强马长生康俊萍聂绍平杜昕胡荣刘新民贺立群张崟董建增刘小慧顾承雄黄方炯吕树铮吴学思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
心房分流术研究进展及启示
2024年
虽然心力衰竭(心衰)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心衰患者整体仍预后较差。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左心房压升高和肺淤血,既往研究表明降低左心房压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因此左心系统超负荷可能是心衰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心房分流术旨在制造一定程度稳定可控的左向右心内分流,将心衰患者失代偿的左心容量和压力负荷恢复至代偿状态,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及预后,目前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已有数据表明心房分流术可降低心衰患者静息或运动时左心房压,改善肺淤血,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和临床心功能,但尚无研究证实其可以改善心衰再入院和死亡等临床终点事件。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筛选能从心房分流术中获益的心衰患者,明确心衰病因、右心功能和肺血管阻力可逆性的评估以及依据射血分数的心衰分型可能是筛选患者的关键因素。
常三帅刘新民姜正明马为董建增宋光远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累及心肌并致心肌应变特征性改变1例被引量:1
2022年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和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X连锁遗传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两种亚型,均由于DMD相关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表达的缺失。DMD为DYS表达全部缺失,而BMD则是DYS表达部分缺失[1]。
杨志云王辉常三帅郭飞刘新民吕强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各期支架血栓(ST)的发生情况,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1-07至2002-06和2003-07至2005-06期间接受PCI并置入支架的所有患者,共入选3893例。随访至少2年。根据所使用支架分为DES组(n=2930,至少置入1枚DES)和BMS组(n=963,单纯置入BMS)。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内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和欧洲学者组成的学术研究联盟(ARC)正式发表的支架血栓定义判定支架血栓事件。结果:与BMS组相比,DE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而白细胞数、甘油三脂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较低,既往有冠脉血运重建病史者较多,但吸烟、糖尿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率较低;在DES组患者的冠脉病变中,多支病变、开口病变、前降支(LAD)近段病变和左主干(LM)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所占的发生率较低,造影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01)。两组患者PCI术后无论在住院期还是之后的随访期内,所有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支架血栓发生率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晚期和晚晚期均无差异(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E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氯吡格雷疗程短和冠脉多支病变(P均<0.001);而BM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血清肌酐值升高和合并高血压(P均<0.05)。结论:尽管DES时代患者的病变更为复杂,所置入的DES数更多,但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并不比BMS时代更高。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过短和冠脉多支病变是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张强马长生聂绍平吕强康俊萍杜昕张崟贾长琪胡荣刘新民刘小慧董建增吴学思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冠脉血运重建支架血栓
“All in One”技术在“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All in One”技术在“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在“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PCI中应用“All in One”技术的患者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操作、住院和出院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平均年龄(74.1±7.8)岁;男15例,女12例;平均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评分(6.02±3.25)%;主动脉瓣重度狭窄22例,单纯主动脉瓣重度反流5例;三叶式主动脉瓣20例,二叶式主动脉瓣7例。术前平均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2±1.2)m/s,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2.1±13.3)mmHg。所有患者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其中左主干病变4例,多支血管病变11例,平均置入支架数量(1.8±0.9)枚,应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1例。所有患者在PCI术后均置入自膨胀瓣膜,术中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急诊转外科手术、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行瓣中瓣手术,无中重度瓣周反流。住院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平均随访(7.8±3.7)个月,无死亡、脑卒中及肾功能恶化发生,3例患者因胸闷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结论在“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PCI中应用“All in One”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宋光远刘新民姚晶阴赪茜吴文辉苑飞罗太阳常三帅闫云峰卢志南蒲俊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在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影响研究(DESIRE)数据库中,入选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年龄70岁以上,出院后随访>30天的冠心病患者675例,男性498例,女性17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754±355)天。随访中死亡27例(4.0%),发生 MACCE 50例(7.4%),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死亡的危险为2.750(95% CI 1.116~6.779,P=0.028);合并贫血患者死亡危险为0.385(95% CI 0.164~0.904,P=0.028);血肌酐(Cr)水平越高,死亡危险越大,肾功能减低者(Cr≥115μmol/L)死亡危险为2.963(95% CI 1.114~9.952,P=0.035),肾功能不全者(Cr≥177μmol/L)死亡危险为10.785(95% CI 2.659~78.097,P=0.000)。结论影响血运重建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性别、血运重建前血红蛋白和 Cr 水平。女性、贫血和肾功能减低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远期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术前应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将有利于改善血运重建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
刘小慧康俊萍杜昕聂绍平吕强董建增刘新民赵希哲顾承雄黄方炯吕树铮陈方周玉杰马长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血管重建术预后
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传统上,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通常经外周静脉将临时起搏导线置入右心室,以满足术中起搏需要。术后常规留置临时起搏导线24 h,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该方法不仅增加手术时间,而且有穿刺部位并发症以及右心室穿孔的风险。近年来,国外很多中心采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替代传统的临时起搏,现对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做一综述。
刘新民宋光远吴永健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