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病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造影
  • 1篇肾癌
  • 1篇肾癌诊断
  • 1篇冠心病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造影
  • 1篇64排螺旋
  • 1篇64排螺旋C...
  • 1篇CT
  • 1篇CT值

机构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2篇刘德顺
  • 2篇陈宏山
  • 1篇杨奕
  • 1篇郭海麒
  • 1篇盛军
  • 1篇马燕

传媒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证实的42例冠心病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该组病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97.62%、阳性预测值为88.10%、阴性预测值为92.86%。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安全、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盛军陈宏山杨奕郭海麒刘德顺
关键词:冠心病
CT定量分析在不同亚型肾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表现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CT值的定量分析在不同亚型肾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56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肾癌亚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肾透明细胞癌组(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组(16例)和嫌色细胞癌组(10例)。比较3组患者平扫和增强后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CT值,比较3组患者病灶大小和强化方式,分析3组患者肾癌亚型与CT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在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F=126.49,F=11.06,F=8.05;P<0.05)。3组患者病灶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透明细胞癌组患者26.67%强化均匀,显著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组(56.25%)和嫌色细胞癌组(70.00%)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913,x^2=6.58;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患者坏死或囊变的概率(76.67%)高于嫌色细胞癌组患者(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422,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患者肿瘤边缘清晰概率(30.00%)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组(81.25%)和嫌色细胞癌组(80.00%)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4379,P<0.05)。结论:不同亚型肾癌患者的CT值及其影像学表现存在不同的差异,可通过CT值定量分析及其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江兆祥马燕陈宏山刘德顺
关键词:CT值影像学表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