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屏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大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发育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研究
  • 1篇体细胞
  • 1篇无性系
  • 1篇无性系变异
  • 1篇细胞
  • 1篇小麦
  • 1篇绿豆
  • 1篇发育
  • 1篇蚕豆

机构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刘国屏
  • 2篇徐正华
  • 1篇汪宝忠
  • 1篇杨大旗
  • 1篇刘光珍
  • 1篇徐登益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蚕豆、绿豆和大豆组织培养和移苗技术的研究
1989年
本文研究了成胡10号蚕豆、Do672绿豆的上胚轴和UPBS9086-74、铜虎大四粒大豆的下胚轴的组培技术和移苗存活技术,结果。在5种自制的培养基(250、251、254、255和125号)上不经转移得到蚕豆和绿豆绿苗,先在88号培养基上后转移到251号培养基上得到蚕豆绿苗;在4种自制的培养基(250、251、256和257号)上不经转移得到大豆绿苗。直接成苗比分化成苗容易,成苗所需时间,最短13天,最长三个月。所得大豆组培苗于3月下旬移栽到装有消毒蛭石的花盆中存活两株,其中一株于6月初开花,但未结荚死去,另一株于6月下旬开花结荚。
徐正华刘国屏
关键词:蚕豆绿豆大豆
大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对大豆下胚轴离体培养的5个体细胞无性系 R_0、R_1及 R_2代的形态学、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的研究表明,大豆体细胞无性系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同一无性系不同株系间也有差异。初步选出产量性状好、酰脲含量高和光合效率较强的无性系3个。
徐正华何丽玫刘国屏徐登益刘光珍
关键词:大豆体细胞无性系
小麦叶绿体发育生理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对小麦黄化幼苗在连续不同时间光照下叶体绿发育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叶绿体发育的完善,叶绿素、水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以DCPIP(2.6—二氯酚靛酚)和K_3Fe(CN)_6为人工电子受体的PSⅡ光还原活性明显提高;光合磷酸化ATP酶活性升高;叶绿体脂酶同工酶主带没有变化,四条细带逐渐变弱并趋于消失;放射状的间质片层逐渐变成平行排列并相互靠近,靠近的部分加厚形成垛叠的基粒,间质片层上同样存在PSⅡ。
汪宝忠杨大旗刘国屏
关键词:小麦叶绿体发育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