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佳丽

作品数:41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政府
  • 12篇政府监管
  • 7篇用事
  • 7篇自然垄断
  • 7篇垄断
  • 7篇城市
  • 7篇城市公用事业
  • 5篇政府监管机制
  • 5篇自然垄断行业
  • 5篇垄断行业
  • 4篇民营
  • 4篇民营化
  • 3篇电视
  • 3篇电视行业
  • 3篇市场化
  • 3篇资产
  • 3篇资产监管
  • 3篇经济学
  • 3篇经营性
  • 3篇公共

机构

  • 40篇吉林大学
  • 7篇辽宁大学
  • 3篇东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0篇刘佳丽
  • 18篇谢地
  • 2篇程世永
  • 2篇谢斯儒
  • 1篇卢英敏
  • 1篇罗思坦
  • 1篇张卓佳

传媒

  • 4篇经济视角
  • 2篇商业研究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全国高校社会...
  • 1篇软科学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人口学刊
  • 1篇税务与经济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建构社会身份的动机研究
语言是源自于人类社会劳动,并与人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书面写作或言语表达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不只是单纯的应用语言,也是在进行多种构建活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社会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两者不仅相互作用,相互影...
刘佳丽
关键词:社会身份建构主义语言变体动机
文献传递
PPP背景下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与政府监管面临的新课题被引量:11
2016年
公私合作(PPP)在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国际经验及其理论发展脉络表明,政府监管与市场竞争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二元对立到互补融合的演变过程。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同样经历了从过度依赖政府、几乎无视市场竞争与民营化的作用,到逐步重视市场化与民营化并广泛运用PPP模式、而政府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历程。PPP在理论研究和国际操作层面表现出的良好效应在我国改革实践中难以充分体现。因此,亟待重新审视PPP的内涵、操作方式及其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带来的挑战与契机,破解政府监管机制、体制设计难题并消除制度性壁垒,按照政府监管与市场竞争互补融合的理念,重塑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
刘佳丽谢地
关键词: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市场化政府监管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广播电视行业兼具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政府监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国广电行业存在诸如节目质量低下、广告市场无序、重复建设、垄断利润与资金瓶颈并存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及制度来加以解决。在技术进步加快,特别是"三网融合"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广电业的监管改革的复杂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凸显。
谢地刘佳丽
关键词:广播电视政府监管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回顾、反思与前瞻——兼论我国公共产品民营化与政府监管改革被引量:17
2015年
回顾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发展历程可见,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始于公共产品概念本身,发展到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争论,延伸至围绕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监管效果展开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公共产品政府垄断供给模式,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公共产品政府与市场的二元供给模式,亦或兼顾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建立的公共产品多元互动供给模式。显然,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当原有供给主体产生失灵问题即效率损失之后再对供给主体重新寻找和尝试的被动选择过程,因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不言自明。因此,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强化和完善对供给主体的监管政策,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监管质量,便成为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公共产品理论和政府监管改革下一步研究重点。
刘佳丽谢地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监管市场准入民营化新公共管理理论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的适用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嬗"字顾名思义,本义为:缓。所谓"嬗变",即自然的演变,如特征或条件的彻底改变。嬗,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外在的、规律性的发展变化。纵观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所经历的监管迷信、监管质疑、监管重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一方面,监管机制嬗变的理论假设来源于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另一方面,经验和事实也是对监管机制嬗变理论的一种检验。机制的嬗变准确地说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表现,既随着技术进步、市场规模及范围、自然垄断合理性及其边界的动态变化,在客观上进行不断调适,同时也因各国国情、政府监管理念的差异,在机制选择、运用上呈现主观诉求。对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的分析,应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的监管改革经验,掌握借鉴监管机制调整及适用的一般规律;更应结合本国实践,结合政府监管机制改革的多元目标,将先进的监管机制移植于特殊国情之上,努力使之本土化。
刘佳丽
关键词:自然垄断嬗变
产业集聚、产业协同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被引量:9
2023年
如何推动人口迁移与产业集聚协同发展是我国在人口发展深度转型阶段亟待突破的问题。当前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集聚地吸引人口迁入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牵动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探究服务业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十分重要。研究基于2011-2017年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服务业集聚出发,兼顾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将服务业中新零售这一新业态纳入考量范围,设计新零售发展水平指数,实证检验三者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人口净流入的规模的异质性作进一步讨论。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水平对人口迁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服务业集聚水平对人口迁入有促进作用并随人口净迁入规模的扩大其影响变为显著;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集聚却对人口迁移具有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二者未能形成良性共振;劳动力迁移则与新零售发展水平大体呈负相关关系,因人口净迁入规模有所差异,人口迁出地新零售业的适当发展有利于吸引人口回流,人口迁入地新零售业的发展并不利于人口迁入甚至会阻碍人口迁入。研究认为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切实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抢抓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带来的新机会,建立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妥善安排低技能劳动力再就业,因地制宜制定人口流动政策格外关键。
刘佳丽荣垂青
关键词:人口迁移服务业集聚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谢地刘佳丽
关键词: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
刘佳丽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
文献传递
我国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被引量:9
2021年
作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具有透明度低、结构复杂等特点,极易成为构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大隐患。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度各省份影子银行规模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实证检验我国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各组成部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差异性;2)民间借贷是影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3)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营商环境是影响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4)保险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刘佳丽马庆
关键词:影子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民间借贷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2013年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自创建以来,经历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外在因素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监管政策、法律、内容、重心和手段也在不停地变换,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为监管机制的执行和监管体制的搭建提供有效保障。这对处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攻坚时期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佳丽张卓佳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法律制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