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毅

作品数:47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地木耳
  • 5篇木耳
  • 4篇玉米
  • 4篇玉米弯孢菌
  • 4篇涩味
  • 4篇弯孢菌
  • 4篇课程
  • 4篇苦涩味
  • 4篇活性
  • 4篇教学
  • 3篇叶斑
  • 3篇叶斑病
  • 3篇玉米弯孢菌叶...
  • 3篇园艺
  • 3篇胭脂虫
  • 3篇弯孢菌叶斑病
  • 3篇芒果
  • 3篇抗病
  • 3篇抗病性
  • 3篇基因

机构

  • 44篇攀枝花学院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46篇刁毅
  • 18篇郑毅
  • 10篇韩洪波
  • 7篇李勇
  • 5篇李敏杰
  • 4篇邹敏
  • 4篇刘姗
  • 4篇石维富
  • 4篇叶华智
  • 4篇熊亚
  • 4篇黄双华
  • 3篇李玉峰
  • 3篇朱学军
  • 2篇韦会平
  • 2篇杨足君
  • 2篇姜少娟
  • 2篇赖奇
  • 2篇舒明勇
  • 2篇尚远宏
  • 1篇陈军

传媒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攀枝花学院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攀枝花科技与...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Plant ...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通过加强生物化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优化知识结构与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课后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刁毅李勇郑毅
关键词: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
多孔材料对黑曲霉生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究多孔材料对黑曲霉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膨胀石墨和硅藻土为添加剂,将其加入PDA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黑曲霉的作用。[结果]培养24 h后,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大于对照。加入硅藻土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培养48 h后,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大于硅藻土,且2种培养基中的黑曲霉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结论]培养24 h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有促菌作用,而硅藻土无明显作用;培养48 h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促菌作用优于硅藻土;72 h后,膨胀石墨及硅藻土对黑曲霉促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刁毅赖奇李玉峰蒋志强刘国钦徐强胜
关键词:多孔材料膨胀石墨硅藻土黑曲霉
膨胀石墨颗粒对黑曲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以-60^+100目和-100^+200目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加入到PDA培养基中,观察对黑曲霉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均大于对照黑曲霉菌落直径,加入-100^+200目膨胀石墨的培养基黑曲霉菌落直径均略微小于+100目膨胀石墨,表明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生长有促进作用,大尺寸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的生长促进作用优于小尺寸膨胀石墨。
赖奇李敏杰刁毅李玉峰
关键词:膨胀石墨黑曲霉尺寸
NAA与BA对康乃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文章主要研究了NAA与BA对康乃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AA或BA时,能够诱导出愈伤组织;NAA浓度为0.2 mg/L,BA浓度为2 mg/L时,产生愈伤组织比例最高,生长状态最好。
王允威刁毅
关键词:愈伤组织NAABA
地木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居群的地木耳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8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41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0条;地木耳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其PPB为97.56%、He为0.411 4、I为0.598 1;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其PPB为43.90%、He为0.165 4、I为0.246 3;居群间遗传变异较高,其中,Gst为0.597 3,PHIst为0.613 4,(Hsp-Hpop)/Hsp为0.588 2;聚类分析发现,以遗传一致度0.72为标准,7个地木耳居群可分为4类。地木耳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水平,居群间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
刁毅周丽娟
关键词:地木耳ISSR
攀枝花芒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芒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6条RAPD引物共检测到36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比为77.78%。芒果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居群间遗传变异较高,在居群水平上,金白花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分化程度最低;乳芒和马亚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分化程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为0.72时,12种芒果品种可分为4个大类群,金白花和鹰嘴芒的遗传一致度最大,贵妃和鹰嘴芒遗传一致度最低。
刁毅
关键词:芒果RAPD分子标记
何首乌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药用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n Thunb.)不同部位内生真菌进分离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内生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何首乌块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何首乌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到植物内生真菌24、28、18株,共计70株,其形态经初步鉴定分属2纲4目6科31属,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sp.)和镰孢霉属(Fusariumsp.)为优势属。[结论]何首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
郑毅伍斌刁毅廖婵
关键词:何首乌内生真菌多样性药用植物
地木耳粗脂肪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13年
主要研究地木耳粗脂肪体外抗氧化活性,旨为地木耳综合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地木耳粗脂肪,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粗脂肪结构,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清除超氧阴离子法、清除羟基自由基法测定地木耳粗脂肪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南部和名山地木耳粗脂肪含量高于蓬溪地木耳粗脂肪含量,含量分别达到(2.62±0.21)%和(2.58±0.17)%。南部、名山和蓬溪地木耳粗脂肪红外光谱峰形、位置相似,但峰强有差异。南部、名山、蓬溪地木耳粗脂肪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比Vc抗氧化力低;随着粗脂肪浓度增加,抗氧化力增强;南部和名山地木耳粗脂肪抗氧化力强于蓬溪地木耳粗脂肪。
刁毅杨足君
关键词:地木耳粗脂肪抗氧化
Study on the Bacterial Carrying Seeds as the Primary Infection Sources of Curvularia Leaf Spot in Maize
2011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bacterial carrying seeds as the primary infection sourcs of Cunularia leaf spot of maize, an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in production. [ Method] Through slide germination and seed tissue isolation method, the viabilities of seeds with internaland external bacterial carrying were detected ; the infection of bacterial carrying of seeds on the young seedling was detected indoors by sand culture method ; and the infection of bacterial carrying seeds on maize was detected using field cultivation method. [Result] The conidia of Gunularia and mycelia carried by maize seeds could survive through the winter. Intemal bacterial carrying of seed affected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but external bacterial carrying did not affect the germin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cterial carrying seeds could infect the radicle and gemmule of maize seedling. [Condusion] The conidia of Curvularia and mycelia carried by maize'seeds could survive through the winter and infect the seedling, which would make the seedlings have weak growth.
刁毅叶华智
金龙胆草油菜素内酯合成途径C-2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2020年
油菜素内酯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等作用。本研究以中草药金龙胆草(Conyza blinii)为研究对象,克隆分析其油菜素内酯合成途径C-23羟化酶(CYP90C1/ROT3)基因。根据金龙胆草叶片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了一条全长1512 bp的ROT3基因cDNA序列,编码504个氨基酸,命名为CbROT3,GenBank登录号为KX907782;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其分子特征表明CbROT3氨基酸序列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ROT3的相似性达87%,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也与之相吻合;该基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7.51 kD,等电点为7.59,为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序列;摸索其原核表达条件,发现在22℃、0.6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条件下可获得最大量的可溶性目的蛋白。本研究结果对提高金龙胆草内源油菜素内酯含量,调控金龙胆草生长发育和增加金龙胆草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
孙蓉高静雷刘姗刁毅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克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