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艳珍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陕西财经学院工商学院金融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贷款
  • 1篇信用
  • 1篇信用风险
  • 1篇信用关系
  • 1篇银行
  • 1篇银行贷款
  • 1篇银行信用
  • 1篇货币
  • 1篇货币信用
  • 1篇货币信用学
  • 1篇规避
  • 1篇规避风险

机构

  • 1篇陕西财经学院

作者

  • 1篇冯艳珍
  • 1篇杨萍

传媒

  • 1篇时代金融

年份

  • 1篇199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银行信用风险初探
1996年
一、银行信用风险的理论内涵按照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学说的基本观点,信用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融资关系,商品价值运动的不均衡性产生信用关系。通俗地说,就是有的需要借钱,而有的则有钱不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已逐渐过渡到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一种以银行为中介,将借贷双方集中起来提高资金社会化程度的间接融资形式。而风险是一种动态机制,并非消极的经济现象,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属性之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从广义的角度看,银行信用风险就是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它包括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前者指因规避风险失败而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一种预期的损失;后者指因规避风险成功而可能带来的收益,实际上是一种预期性的收益,并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因此,广义的银行信用风险是一种可能性的或预期性的。
杨萍冯艳珍
关键词:信用风险规避风险银行贷款银行信用信用关系货币信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