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媛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痉挛
  • 3篇阳陵泉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电针
  • 2篇肢体痉挛
  • 2篇受体
  • 2篇偏瘫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脊髓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型谷氨酸
  • 1篇代谢型谷氨酸...
  • 1篇代谢型谷氨酸...
  • 1篇兴奋性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机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冯媛
  • 3篇郑重
  • 3篇罗荣
  • 3篇朱天民
  • 3篇杨红
  • 3篇金荣疆
  • 2篇胡幼平
  • 1篇晋松

传媒

  • 2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H反射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H反射潜伏期以及H反射恢复曲线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最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最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金荣疆朱天民罗荣郑重杨红冯媛
关键词:电针阳陵泉脑梗死痉挛
末端病非手术治疗的中西医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06年
末端病是肌腱或韧带止点特有的微细或劳损性损伤。它的发生往往与运动训练、专项和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是较常见、多发、防治较困难的一类运动损伤。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就近年来末端病非手术治疗的中西医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可资临床借鉴。
晋松冯媛胡幼平
关键词:末端病药物疗法物理疗法
电针阳陵泉对脑梗死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最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最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金荣疆朱天民罗荣郑重杨红冯媛
关键词:阳陵泉兴奋性脑梗死痉挛
电针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_1)受体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脊髓颈膨大和脑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_1/)mRNA表达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mGluR/_/(1α/)/)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mGluR...
冯媛
关键词:电针脑卒中肢体痉挛
文献传递
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干、脊髓组织GABAB受体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组织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d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d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d后检测大鼠脊髓颈膨大及脑干组织中GABAB受体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脊髓颈膨大及脑干组织中GABAB受体mRNA的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电针治疗组GABAB受体蛋白表达增高,其阳性细胞表达面积、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通过调节GABAB受体的表达,提高GABAB受体介导的突触前、突触后抑制,这可能是电针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金荣疆朱天民罗荣郑重杨红冯媛
关键词:阳陵泉GABAB受体脑梗死偏瘫
针灸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06年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肢体痉挛是脑卒中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针灸作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它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冯媛胡幼平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痉挛针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