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攀峰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酸酶
  • 7篇核酸
  • 7篇核酸酶
  • 7篇核糖
  • 7篇核糖核酸
  • 7篇核糖核酸酶
  • 7篇核糖核酸酶抑...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人核糖核酸酶...
  • 3篇转录
  • 3篇基因
  • 2篇血管
  • 2篇逆转录病毒
  • 2篇逆转录病毒介...
  • 2篇小鼠
  • 2篇介导
  • 2篇基因治疗

机构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傅攀峰
  • 6篇崔秀云
  • 3篇陈俊霞
  • 2篇王红
  • 2篇王艇
  • 2篇潘东宁
  • 1篇徐志钢
  • 1篇于丽华
  • 1篇胡祥
  • 1篇郝凤荣
  • 1篇田余祥
  • 1篇夏俊
  • 1篇尹家俊
  • 1篇王耀明
  • 1篇阎平
  • 1篇张锦瑜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利用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 ,构建能在人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 通过PCR方法从 pEGFP N1质粒中扩增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并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的多克隆位点上 ,命名为 pLNCX EGFP。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 ,将该序列片段定向克隆到已用限制性内切酶切除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 pLNCX EGFP载体上 ,构建成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调控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 pLNT EGFP。将该表达载体pLNT EGFP瞬时转染高表达端粒酶活性的HLF细胞株和不表达端粒酶活性的WI38细胞株 ,以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 表达载体pLNT EGFP经酶切、测序分析证实与设计的完全一致。细胞瞬时转染结果表明 ,pLNT EGFP能特异地在端粒酶阳性细胞中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 ,而在端粒酶阴性细胞中不表达报告基因。结论 成功构建了由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调控的肿瘤细胞靶向表达载体。
尹家俊胡祥傅攀峰袁晓东张锦瑜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基因治疗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制作兔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NV)模型,结膜下注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以探讨RI对碱烧伤后CNV的抑制效果。方法 每只兔双眼均制成碱烧伤后CNV模型。自身双眼对照,实验眼结膜下注射RI,对照眼用等量生理盐水结膜下注射。根据烧伤范围和烧伤时间,16只兔随机分成4组,各组给药量相应改变。两周后,摄片分析CNV面积。结果 实验眼组较对照眼组,CNV被抑制了27.83%,P<0.01组1的抑制率为35.26%,P<0.01;组2的抑制率为48.32%,P<0.05;组3的抑制率为8.01%,P<0.01;组4的抑制率为34.84%,P<0.01。结论 RI能够抑制碱烧伤后CNV的发生。
徐志钢郝凤荣傅攀峰王耀明崔秀云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四氯化碳诱发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3年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是RNA酶的体内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1],RI分子中半胱氨酸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结合与抑制RNA酶的活性[2].根据以往的研究[3],试图证明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是否在体内具有抵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并试图阐明其抗氧化损伤的机制.
傅攀峰潘东宁王红崔秀云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类四氯化碳肝损伤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将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基因转染到C57/BL纯系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中使其过表达,从而通过抑制血管生长因子(Ang)的活性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的可行性.方法:用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造血细胞...
傅攀峰陈俊霞王艇于丽华崔秀云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逆转录病毒载体肿瘤生长黑色素瘤
文献传递
转染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对B16黑色瘤细胞及肿瘤转移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2
2004年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humanribonucleaseinhibitor ,RI)是一种细胞质中分子质量为 5 0ku的酸性糖蛋白 .RI能抑制核糖核酸酶A (RNaseA)的活性 ,RNaseA与血管生成因子 (angiogenin ,Ang)的氨基酸有着高度保守的同源序列 .Ang是RNaseA超家族的一员 ,RI通过与RNaseA和Ang的紧密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血管生成及新血管的形成 ,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必要条件 .所以抗血管生成将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有效方法 .实验显示RI能有效地抑制肿瘤诱导血管的生成 .RI由含有许多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多肽组成 .含有这样重复序列的 10 0多种蛋白质显示了广泛的功能 ,包括细胞周期调节 ,DNA修复 ,对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以及抑制酶活性等 .RI被认为是胚胎发育 ,创伤愈合及肿瘤发生中新血管形成的一种调节因子 .RI定位于染色体的 11p15 5 ,与ras基因邻近 ,在肿瘤病人中经常存在染色体 11p15 5部位的变异和异常 .RI可能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关 ,因此 ,RI可能还具有尚未知的生物学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潜在功能以及探讨RI与肿瘤侵润、转移的关系 ,将人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cDNA通过逆转录包装细胞PA317,并转染到B16小鼠黑色瘤细胞中 ,用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B16细胞作为对照 .通过PCR ,RT PCR 。
陈俊霞田余祥傅攀峰夏俊阎平崔秀云
关键词:B16细胞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血管生成肿瘤转移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将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转移到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中,使其在骨髓细胞中得到高表达;进而将表达RI的骨髓细胞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的小鼠,希望RI基因在小鼠体内长期表达,从而可以通过抑制...
傅攀峰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肿瘤基因治疗造血细胞逆转录病毒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H_2O_2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的影响被引量:17
2002年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 ,根据RI分子结构富含巯基的特点 ,研究了RI对过氧化氢(H2 O2 )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 )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H2 O2 分别作用于转染有RIcDNA并且RI过表达的C6细胞和正常C6细胞 ,对比损伤前后 2者的细胞存活率、LDH漏出量、细胞内GSH和MDA含量差别 ,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类GPX、CAT和GST活性的差别 .结果表明 ,与正常C6细胞相比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H2 O2 作用下存活率高 ,LDH漏出量、MDA含量明显减少 ,而细胞内GSH较多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损伤前后均表现出更强的CAT和GST活性 .提示RI具有抗氧化功能 ,能够减轻H2 O2 所致的细胞过氧化损伤 .
潘东宁傅攀峰王红崔秀云
关键词:过氧化氢抗氧化活性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2O2损伤
DNA甲基化抑制剂对肿瘤细胞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表达下调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2004年
背景与目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RI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诱导的血管形成及某些可移植性实体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然而,RI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许多抑癌基因通过启动子区域异常的甲基化而使表达缺失,去甲基化抑制能使其表达恢复。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以及探讨RI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本实验拟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肿瘤细胞中RI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Aza-CdR作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人的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和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通过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和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分析RI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Aza-CdR能显著提高RI基因在MCF-7、BGC-823和DU-145细胞中的表达,RT-PCR检测结果分别为37.2%、46.0%和32.4%,Westernblot检测结果分别为26.4%、20.9%和24.4%(P<0.01);但对HT-29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RI基因可能与胃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陈俊霞傅攀峰王艇崔秀云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肿瘤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