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新文

作品数:55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文学
  • 9篇赋论
  • 7篇赋学
  • 5篇左传
  • 5篇《左传》
  • 4篇兼及
  • 4篇汉赋
  • 4篇辞赋
  • 3篇代文
  • 3篇散文
  • 3篇文史
  • 3篇古代文学
  • 3篇赋话
  • 3篇赋文
  • 3篇春秋
  • 2篇学史
  • 2篇艺术
  • 2篇元明
  • 2篇散文史
  • 2篇骚人

机构

  • 54篇湖北大学
  • 3篇武汉生物工程...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怀化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4篇何新文
  • 4篇彭安湘
  • 4篇张家国
  • 2篇邹福清
  • 2篇刘国民
  • 2篇王慧
  • 2篇张群
  • 2篇宋小芹
  • 1篇丁静
  • 1篇胡武生
  • 1篇洪敏
  • 1篇吴桂美
  • 1篇龚元秀
  • 1篇王园园
  • 1篇袁洪流
  • 1篇丁静
  • 1篇黄爱武

传媒

  • 16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文学遗产
  • 2篇文献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韵文学刊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辞赋不分”到“以赋论赋”——古代赋文体论述的发展趋势及当代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虽历经变化反复,但总的趋势仍是由探索赋与诗骚等文体的外部关系到辨析赋的内部体类,即由两汉"辞赋"不分、魏晋六朝"骚别于赋",到唐宋以后在"以赋论赋"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赋的"古、俳、律、文"诸体;同时,尚有对赋体特征及其分类的理论探索。明乎此,对于当代赋体认识及其研究均极有启示:一是从体制上认定赋为诗之一体;二是区别楚辞与赋,明确赋始于荀、宋和"辞赋"连称多单指赋而非辞与赋;三是参酌"别门类、叙朝代、列体裁"之法以分类赋体。诚如是,则能使赋体划分科学化,进而纠正辞、赋不分乃至以赋隶文的分属混乱,减少"辞赋"选注和研究的交叉重复。
何新文
论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目录被引量:3
2000年
元明清三代 ,是古代文学目录学取得重要成就的时期。元代最值得注意的是马端临别具特点的《文献通考·经籍考》之集部和钟嗣成的戏曲文学专目《录鬼簿》 ,《录鬼簿》的出现对明清戏曲文学目录的繁荣产生了直接影响。明、清两朝 :史志目录如《明志》、《清志》等 ,均继续设有集部著录文学文献 ;种类繁富、数量众多的私人藏书目录 ,不仅大都著录文学著作 ,还载入许多为官修、史志目录所不载的白话小说和戏剧作品 ,弥补了正统目录的不足 ,反映了古代文学目录的新进展 ;专科、专题性的文学目录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如不少专集一书之篇目或引书的目录、专录学者个人著述的著述目录等 ,都很有影响 ;而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章学诚对目录学的理论探讨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空前丰富的文学文献著录及其体例完备的类序、提要等 。
何新文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元代明代《文献通考·经籍考》
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的辞赋理论述议被引量:1
2010年
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的辞赋理论,是北宋赋论领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苏轼等人既推尊楚汉辞赋,又肯定律赋,具有比较完整的赋史观和比较自觉的批评意识。其中,尤以李廌《师友谈记》所载秦观论律赋、晁补之"楚辞三书"论屈原离骚及骚体辞赋,为具有代表性的赋论成果。苏轼、秦观、晁补之的辞赋论述,对宋代及元明以后的赋论颇有影响。
何新文
关键词:北宋晁补之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也说《惜诵》“惜诵以致愍”兼及古文注释的若干原则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是《楚辞·九章·惜诵》开篇的名句,也是篇名的出处。历来对于"惜诵"以及"惜诵以致愍"诗句的不同解释多达二十余种。这种异说纷纭的情形已经影响到一般读者和研究者对于《惜诵》的题义、创作意图和主题...
何新文邹福清
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关于屈原《离骚》诗题与诗旨的重新解读被引量:4
2019年
对于《离骚》篇题之义的解释,自汉以来歧见迭出,并且由此影响到对诗旨的正确理解。本文从《离骚》文本的内容主旨出发,详考“离”及“离骚”一词在《楚辞》与《史记》等楚汉文献中的实际运用,联系屈原“抒忧娱哀”和司马迁“抒愤懑”的文学美学思想,得出不同以往的结论,认为:以“离骚”为“遭忧、别愁”诸说,与《离骚》诗旨不合;“离”即离开,“离骚”即“离忧”、“离去忧患、解脱痛苦”之谓;屈原、司马迁均有“离开忧患”、“解脱痛苦”的文学观念;诗题即主题,《离骚》前半写“骚”、后半写“离”、《乱》词总结全诗而写“离骚”,即“从彭咸之所居”自沉而死,则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屈原全部现实忧患、生命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何新文彭安湘
关键词:《离骚》题旨
一个“量力而行、相时而动”的图霸之君——郑庄公新论被引量:7
2002年
学界历来对郑庄公多有讥评责难,这中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偏见。实际上,郑庄公是春秋初年一位具有相当成熟的政治眼光和治国才能的杰出人物,他在一定程度上开启并体现着春秋初叶这一变革过渡时期的历史风貌;也正因为如此,郑庄公成为了《左传》作者正面肯定的对象。这不仅符合郑庄公的实际,而且也表现了《左传》作者作为一位具有进步历史观的历史家的眼光与卓识。
何新文袁洪流
关键词:《左传》郑庄公
元明清三代的《左传》人物评论被引量:3
2004年
分元明、清前期、清中期、晚清及近代等四个阶段,概括性地总结论述了元明清三代的《左传》人物评论及其特点。认为元明清三代,尤其是清代学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较为突出的,清人的研究不仅在当时呈现出繁荣态势,而且别具一种"专门之学"的特点,对于今天的春秋《左传》人物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何新文
关键词:元明清《左传》春秋晚清
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论“不歌而诵谓之赋”——马积高先生《赋史》关于赋体论述的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对于《汉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一说法,较为普遍的解释是指赋在传播形式上"不歌而诵"的特点。如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这是关于赋体特征的"探本之论",指出"赋是一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但是,学界也有《汉志》此语之"赋"不是指赋体而是指"赋诗"的不同意见。本文从目录学的角度切入,即从《七略》《汉志》著录诗赋及其序论撰写体例方面进行探析,从而得出新的解释:(1)从诗、赋二体的著录而言,诗可歌可诵,赋则不歌而诵;(2)从《诗赋略序》及《七略》叙论撰写体例看,"不歌而诵"是界定赋体;(3)汉代诵读辞赋及汉赋创作的实际,是"不歌而诵谓之赋"观念形成的现实依据;(4)后代的解读已使"不歌而诵谓之赋"的本义由晦而显。总之,此说原意当是指赋具有"不歌而诵"的特点,而不是指所谓"赋诗"等。
何新文张家国
关键词:赋体目录学
清谈与赋谈——从《世说新语》看两晋士人的辞赋评论被引量:3
2009年
《世说新语》所载两晋名士清谈,既谈玄理,也谈辞赋。谈赋的形式有赋家自评、作者与读者间的论辩,还有读赋会式的研讨;赋谈内容包括赋的思想艺术、人物品藻、模拟与创新及言意之辨等命题。两晋士人赋谈关注"当代"赋的创作,影响了社会重赋风气的形成,促进了赋的创作和传播;同时,因其充满玄理意蕴,注重赋篇的整体风貌,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接受空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意味。
何新文
关键词:《世说新语》清谈
辑佚视角下的唐宋《春秋》学研究——读《唐宋〈春秋〉佚著研究》
2015年
黄觉弘教授所著的《唐宋〈春秋〉佚著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是一部兼有文献和学术价值的辑佚学新著。其特点是辑佚与考论结合,清晰地展现了既注目于唐宋《春秋》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真相,又突出佚著佚说重点的学术特色。其所具有的文献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既可为唐宋《春秋》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唐宋《春秋》学的个案和专题研究,同时"对于唐宋时期的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也将大有裨益"。
何新文
关键词:《春秋》学唐宋辑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