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慧娟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制剂
  • 2篇双功能
  • 2篇嘧啶
  • 2篇羟基
  • 2篇羟基苯
  • 2篇羟基苯甲醛
  • 2篇小鼠
  • 2篇米粒
  • 2篇纳米粒
  • 2篇纳米粒载体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甲醛
  • 2篇骨髓
  • 2篇骨髓抑制
  • 2篇氟脲嘧啶
  • 2篇苯甲醛
  • 2篇苯肼
  • 2篇5-氟脲嘧啶
  • 1篇形态学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何慧娟
  • 3篇毛文伟
  • 2篇韩伟
  • 2篇朱涛
  • 2篇沈琦
  • 2篇路慧丽
  • 2篇吴明媛
  • 2篇朱顺英
  • 2篇王群
  • 1篇沈娟
  • 1篇黄薇薇
  • 1篇梁迁
  • 1篇林小娟
  • 1篇王晓
  • 1篇江峰
  • 1篇张忠辉
  • 1篇杜丽娟
  • 1篇王霞
  • 1篇俞眉
  • 1篇魏兆莲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硫酸酯酶2型基因体内表达促进5-氟脲嘧啶诱发的小鼠骨髓抑制恢复作用研究
2008年
采用半定量RT-PCR和重组基因体内表达法观察了硫酸酯酶2基因(Sulfatase 2,Sulf2)在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发的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过程中作用。结果表明:Sulf2在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表达;电转pcDNA3.1-Sulf2基因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在5-Fu注射后第7天分别为(1216.7±457.9)/μl和(8.1±5.4)万/μ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91.7±228.9)/μl和(14.7±2.1)万/μl],实验组单条腿骨髓细胞总数在第7天为(94.2±21.1)万,显著低于对照组(173±59.9)万,但在第11天为(585±337.9)万,又显著地高于对照组(255±65.3)万,实验组第7天10000个骨髓细胞总集落形成数为(9±8.4),显著低于对照组(39±12.2),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结果提示Sulf2可能对5-Fu诱发的小鼠骨髓抑制后的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毛文伟王霞梁迁何慧娟魏兆莲林小娟黄薇薇吴明媛朱顺英路慧丽王群韩伟
关键词:骨髓5-氟尿嘧啶基因表达
5-氟脲嘧啶诱发的小鼠睾丸形态学早期变化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诱发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早期变化特点,提出一种简易实用的小鼠少精/弱精/无精模型制备方法,为相应生精机制研究和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方法学建议。方法: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250mg/kg),分别在注射前,以及注射后第3、7、11、14天取小鼠睾丸,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睾丸内完整致密排列的生精小管管壁中各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在注射5-氟脲嘧啶之后第3、7、11天呈现进行性减少,管壁进行性变薄,在第11天达到最低点,并可见管壁明显肿胀和裂纹;第14天生精小管肿胀基本消失,但裂纹依然存在,可见精母细胞明显增多,但未见成熟精子。结论: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5-氟脲嘧啶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化疗药物诱发生殖功能损伤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毛文伟毛凌云江峰何慧娟
关键词:化疗睾丸形态学5-氟脲嘧啶小鼠
双功能纳米粒载体及双功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纳米粒载体及双功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缩合剂存在的条件下,以PLGA-COOH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带甲醛基的酯;在对甲苯磺酸存在的条件下,带甲醛基的酯...
沈琦豆立美何慧娟朱涛
文献传递
双功能纳米粒载体及双功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纳米粒载体及双功能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缩合剂存在的条件下,以PLGA-COOH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带甲醛基的酯;在对甲苯磺酸存在的条件下,带甲醛基的酯...
沈琦豆立美何慧娟朱涛
文献传递
体内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基因对骨髓抑制的防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内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基因(Gpx-7)对5-氟尿嘧啶(5-Fu)引发小鼠骨髓抑制的防护作用。方法以尾静脉注射5-Fu(250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模型。5-Fu注射后第1天,通过电穿孔转染法将pcDNA3.1-Gpx7重组质粒50μg注入小鼠胫前肌(实验组),以pcDNA3.1空质粒载体50μg电穿孔转染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只小鼠。5-Fu注射前和注射后3、7、11、14d,2组各断颈处死6只小鼠,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单条腿骨髓细胞总数;然后分别取5-Fu注射后7、14d断颈处死小鼠各3只进行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并分别取5-Fu注射前和注射后3、7、11、14d断颈处死的小鼠各1只制备完整大腿骨石蜡组织切片,观察骨髓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注射5-Fu后11和14d,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3917±733)和(6857±1878)/μl,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分别为(2683±920)和(4017±1011)/μl,均P<0.05)];注射5-Fu后11d,实验组外周血小板数为(150.8±64.3)万/μl,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63.0±60.3)万/μl,P<0.05)];注射5-Fu后不同时间2组间单条腿骨髓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5-Fu后7、14d,2组之间骨髓细胞集落形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注射5-Fu后11d小鼠的骨髓组织形态恢复程度与对照组注射5-Fu后14d小鼠类似;注射5-Fu后14d小鼠的骨髓组织形态接近注射前。结论体内表达Gpx-7基因可以促进被化疗药物5-Fu抑制的小鼠骨髓再生。
毛文伟王晓何慧娟沈娟俞眉杜丽娟张忠辉朱顺英吴明媛路慧丽王群韩伟
关键词:基因表达骨髓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活性氧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活性氧是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当活性氧累积过多时会对细胞造成伤害,产生氧化应激。机体有自身的一套抗氧化应激系统,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随着活性氧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证实,体内活性氧与抗氧化应激系统的失衡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宫颈癌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形成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活性氧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临床研究和体外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
何慧娟沈琦
关键词:活性氧氧化应激宫颈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