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培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干预分析
- 目的:分析老年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6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预防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预防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 何培培
-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
- 文献传递
- 医护患协同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薄膜漏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医护患三方协同预防创伤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薄膜漏气的效果。方法:选取122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由床位医生采取常规方法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责任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由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进行引流术操作,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中,术后发现薄膜漏气,医护患共同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122例中,共发生薄膜密封处漏气18例,其中实验组5例(6次),对照组13例(17次),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三方协同,避免了由于进修医生、研究生频繁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操作生手始终存在的弊端,调动了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减少了薄膜漏气的发生。
- 丁晓云李丹何培培王群陶花汤菲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 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在骨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医护合作模式下湿性愈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将骨科60例慢性伤口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及湿性愈合治疗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用碘伏纱条、酒精以及双氧水换药;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医护共同参与下运用湿性换药法行换药处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创面换药的次数、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度、伤口的愈合时间和患者舒适度等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明显优于干性愈合,湿性愈合时新型敷料的临床运用可有效促进慢性伤口的提前愈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于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王春霞王群何培培
- 关键词:慢性伤口湿性愈合换药
-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措施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果。结果 35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创面修复,骨缺损愈合,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丁晓云李丹张永灵王群何培培刘娟
- 关键词:ILIZAROV外固定架感染性骨缺损护理
- 延伸服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伸服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仅电话询问疾病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电话回访,并进行康复指导。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评分、ADL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延伸服务可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和信息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活能力。
- 王春霞丁晓云何培培李丹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 下肢牵引罩在创伤骨科的临床使用
- 目的:下肢骨牵引是创伤骨科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尤其在创伤骨科应用广泛,常见的有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在寒冷季节,由于牵引支架、克氏针、牵引弓及绳的阻挡,裸露的下肢难以有效...
- 张永灵丁晓云何培培
- 关键词:骨牵引疼痛钉道感染保暖
- 延伸护理服务对全髋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14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75髋)和对照组70例(73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引起疼痛的原因,进行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疼痛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疼痛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有效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期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丁晓云王春霞何培培夏丽娟
- 关键词:疼痛全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