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注射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并发症60例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腹部术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60例不作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可提前1~2d排气,肠功能恢复。提示:本方法对胃肠功能有兴奋作用,起效迅速,使患者尽早进食,有益康复。
- 代志毅马秀萍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告
- 2009年
- 代志毅
- 关键词:胰腺肿瘤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肺大疱破裂引起血气胸的手术治疗
- 2001年
- 代志毅吕世明
- 关键词:肺大疱破裂自发性血气胸手术治疗
- 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1980靶向微小RNA-335-5p及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1980(LINC01980)对微小RNA-335-5p(miR-335-5p)的靶向调控作用及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胃癌细胞(AGS、HGC-27、MKN-45和MGC80-3)的LINC01980和miR-335-5p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980与miR-335-5p的相互关系;将MGC80-3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未转染)、LINC01980干扰(si-LINC01980)组(转染si-LINC01980+miR-335-5p无关序列miR-NC)、miR-335-5p抑制物inhibitor(miR-inhibitor)组(转染无关序列si-NC+miR-335-5p inhibitor)和共转染组(转染si-LINC01980+miR-335-5p inhibitor)。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GES-1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LINC01980水平升高,而miR-335-5p水平降低(P<0.05)。野生型LINC01980序列与miR-335-5p模拟物共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且MGC80-3细胞转染si-LINC01980后的miR-335-5p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si-LINC01980组、miR-inhibitor组和共转染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508±0.101、0.944±0.077、1.856±0.117和1.404±0.082,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5.552±3.701)%、(19.920±2.571)%、(88.133±1.264)%和(75.433±7.313)%,穿膜细胞数分别为(80.349±8.763)、(31.151±1.338)、(114.064±2.983)和(78.920±7.811)个,与对照组相比,si-LINC01980组的细胞活力、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均降低(P<0.05),miR-inhibitor组均升高(P<0.05),而共转染组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干扰LINC01980可能通过增强miR-335-5p表达来抑制胃癌的进展,LINC01980/miR-335-5p轴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李珂叶谢智华朱海宏吴世乐刘林勋代志毅
- 关键词:胃癌
- 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海拔地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探讨海拔高度对L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海拔地区共选择80例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行LC,根据手术地点的海拔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西宁地区患者(平均海拔2 200 m),B组为兴海县患者(平均海拔3 300 m),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4 mm Hg,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与术前1 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肝功能ALT、AST、TBIL、DBIL均显著升高,且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P<0.05);至术后第5天,A组患者ALT、AST、TBIL、DBIL已恢复术前水平,而B组患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A、B两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ALT、AST、TBIL、DBIL均高于A组(P<0.05)。结论:在CO2气腹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可能是LC术后引起患者肝功能变化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
- 杨金煜张冠新王新昇周国辉冯鹏才卢岩松代志毅唐明杰
- 关键词:肝功能
- 全直肠系膜TME切除术的临床运用
- 2006年
- 代志毅苏向前
-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术局部复发率直肠癌手术膀胱功能障碍
- 黄芪加四君子汤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30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升阳和胃类中药预防大肠癌奥沙利铂化疗后慢性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黄芪加四君子汤(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枸杞、山茱萸、牛膝、当归等)预防大肠癌奥沙利铂化疗后慢性神经毒性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2组神经毒性发生率。结果:在治疗6周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0%,且有1例患者出现功能障碍,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8.5%,无1例出现功能障碍,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升阳和胃的功效;可预防化疗后引起的慢性神经毒性作用的疗效。
- 代志毅
- 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23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继续按术前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3年无瘤生存(DFS)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3例患者3年DFS率为84.55%(10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术后淋巴结阴性、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的3年DNF率明显升高(P〈0.05),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不同手术方式之间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距肛缘距离2~3 cm组与4~5 cm组、6~7 cm组之间的3年DFS率存在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距肛缘距离各亚组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6~7 cm组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91.89%)与2~3 cm组切除肛门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05);但明显高于4~5 cm组保留括约肌手术患者的3年DFS率(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淋巴结及病理环周切缘状况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2.459、15.283,P〈0.05)。结论:术后淋巴结及环周切缘状况是影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仍存在肿瘤位置越低,预后情况越差的趋势;对于肿瘤距离肛缘4~5 cm的患者而言,虽然能够实施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但并不能从生存期中获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 冯鹏才杨金煜唐明杰代志毅
-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肿瘤位置手术方式
- 针刺治疗胃、结肠癌术后顽固性呃逆40例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胃、结肠癌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足三里、膻中、内关穴。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针刺足三里、膻中、内关穴,可使兴奋的膈神经受到抑制,膈肌痉挛被消除,呃逆被控制。
- 代志毅马秀萍
- Dixon术后吻合口瘘1例诊治体会
- 2004年
- 1临床资料
2003年11月我科收治一名Dixon术后20天,吻合口瘘患者,为男性61岁,术前曾行局部放疗,于术后20天突感骶尾部胀痛,原臀部引流管口处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发热,测体温达38℃,肛门脂诊未触及异常,经臀部引流管口处放置胶管引流,引出少许粪便及脓液,证实吻合口瘘.
- 代志毅张军
- 关键词:吻合口瘘术后DIXON术诊治体会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