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月 作品数:9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白求恩医学专项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第12胸椎性别判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利用第12胸椎形态学指标判定国人性别的方法并对其判定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腹部CT图像重建三维模型,在第12胸椎模型的7个测量面测量25项指标,并计算出4个比值指标;筛选其中有性别差异的项,建立性别判定的方程式并评价其判别效果。结果:29个指标(24项长度指标和4项比值指标)中有27项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判别准确率为56.3%~89.2%;有8项指标判别准确率为80%及以上;判别率最高的指标为椎骨下表面矢状位长(iVL),达89.2%。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得到一判别准确率达到90.8%的判别方程:Y=2.98×iBDsm+1.97×PH+3.37×BHp+3.27×sVL/BHa-32.80(meancentroids=-7.69)。结论:第12胸椎的形态学指标对判定中国人性别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郭明 侯伟斌 周建英 井月 李幼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超声诊断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肝硬化晚期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临床预后较差。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液流速减低;肝动脉血液流速增快、血流阻力增加,并且全身血管都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尤其在重度肝硬化时,肺部血流动力学也发生变化并引起肝肺综合征(HPS)、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PHTN)。 刘敏 井月 宋军学 李幼琼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观测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11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40例,男128例,女112例,35~68岁,X射线检查结果有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以钩椎关节明显)和小关节失稳等改变,经过筛查均无其他影响此项研究的疾病,且均无牵引禁忌证。符合椎动脉颈椎病诊断标准。 刘敏 井月 王琳 陈宪福 宋军学 李幼琼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用CT三维重建骶骨骶基进行性别差异判别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现阶段国人骶骨性别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为法医学在特殊环境下鉴别男女骶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了99例国人骶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且用软件进行周围其他软组织和骶骨之外骨性结构的擦除,用CT工作站(workstation 4.3,GE Medical System,General Electric Company,USA)的测量工具对骶骨骶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骶基面积和骶骨两翼最大宽进行测量,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判定出男女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意义,对其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与国内已有的文献数据进行对比,对所测的四个变量进行单变量的判别分析、双变量的判别分析以及四个变量的判别分析,得出判别分析常数和准确率。结果国人骶骨的男女均值存在明显差异,表明CT三维重建骶骨的结果与以前通过对尸体骨骼样本直接测量的结果相符,并且证明此种差别并非单纯由男女体格差异造成。针对四组数据建立判别分析的时候,单变量的判别分析准确率最高仅达到76%,双变量的判别分析仅达到79%;而在四变量的判别分析中,步进分析淘汰了一个变量,成为三变量判别分析,准确率仅为76%;而针对数据特点,进行比率的判别分析,准确率同样较低。对比国外判别分析相关类型的文献发现,本次研究的准确率不足以满足建立模型对骶骨进行简单初步的判断。但对于骶骨的判别分析,本文的研究数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骶骨的研究相近(其准确率在66%~72%之间)。结论骶骨男女差异可能随着种族的不同而不同,骶骨的不同参数具有不同的判别价值;而对于国人,骶骨骶基的参数可能不适合作为判别分析的对象。 井月 张海军 韩青 陈曦 庞振英 苏略 田勇 李幼琼关键词:骶骨 性别鉴定 CT三维重建 第7颈神经通过椎体隧道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可行性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椎体隧道通路方式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为臂丛神经根损伤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利用20具成人尸体,模拟椎前通路术式和隧道通路术式进行对比,观测两种术式下可供移植神经根的有效长度。选取30例成年人对颈部(涵盖C6~T1椎骨)进行CT扫描,测量其轴向旋转角及侧屈角,观测颈椎活动对移植后第7颈神经的牵拉影响。36组新鲜椎体试件(C5~C7)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打孔,然后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轴向载荷压缩试验,检验椎体打孔后形成的椎体隧道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经过椎体隧道通路到达对侧下干所需长度为69.19mm,比经过椎前通路缩短25.14mm。C7对T1椎体之间轴向旋转角为9.4°±0.3°,旋转产生的前后牵拉范围为2.44mm;C7对T1椎体之间侧屈角为0.6°±0.2°,侧屈造成的上下牵拉范围为0.156mm;C7对T1之间的前屈后伸运动幅度非常小,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椎体压缩实验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极限载荷仅下降了14.8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椎前通路术式比较,椎体隧道通路术式能提供较充足的神经长度;椎骨旋转角度对移植神经的牵拉幅度影响小;椎骨生物力学几乎无改变。 夏长丽 井月 田勇 王祥 韩青 王阳 韩莹莹 苏略 王玉发 李幼琼关键词:臂丛 生物力学 基于软组织体表标志的眶上孔和眶下孔定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利用目内眦、目外眦对眶上孔及眶下孔进行定位研究,为颅面外科、口腔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外科手术和麻醉提供眶上孔及眶下孔的体表定位数据。方法:20具成人甲醛固定尸体(其中男性16具、女性4具,共40侧)解剖暴露眶上孔和眶下孔,利用直接测量(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量角器)和间接测量(摄影后利用软件进行分析测量)的方法确定眶上孔和眶下孔的位置,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比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2,0.31)和(0.34,0.49),且此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导所得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EF=0.58CF+25.02(单位:mm)和EF=0.51DG+24.20(单位:mm)。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外眦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5.09±3.36)mm、(23.91±3.31)mm、(25.75±3.34)mm和(26.93±3.88)mm。眶上孔、眶下孔与目内、外眦连线的夹角分别为72.54°±7.13°、66.77°±5.17°、47.45°±6.57°和54.69°±8.38°。眶上孔与目内、外眦连线中点垂线的夹角为12.78°±6.82°。结论: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有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个体计算不同的定位区间。 陈宪福 田勇 刘道宁 井月 郭明 夏长丽 苏略 李幼琼关键词:眶下孔 体表标志 股骨远端及后髁曲率半径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比较内外侧髁之间和男女性别间的形态学差异,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69个正常膝关节行伸膝关节180°核磁成像,在矢状位图像测量股骨内外侧髁的前后径(AP)、股骨远端曲率半径(rd)及股骨后髁曲率半径(rh),取内侧髁曲率半径指数(MCI)、外侧髁曲率半径指数(LCI)、股骨远端曲率半径指数(DCI)、股骨后髁曲率半径指数(HCI)作为衡量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曲度的标准。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rd为(32.58±4.84)mm,rh为(19.04±3.33)mm;外侧髁rd为(32.82±3.95)mm,rh为(19.38±2.80)。女性股骨内侧髁rd为(29.40±4.15)mm,rh为(15.99±2.38)mm;外侧髁rd为(29.30±3.16)mm,rh为(16.41±2.01)mm。男性MCI和LCI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DCI大于HCI(P<0.05)。男女性内外侧髁AP、rd和rh存在显著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男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度有较大差异,女性股骨曲度大,尤其是股骨内后髁。膝关节假体股骨部件的内外侧后髁应采用不对称曲度设计,加大内侧髁远端曲度,使之与曲度较大的内后髁形成连续半径设计。 孙月芳 莫展豪 程凯亮 何宇茜 来颖 井月 李幼琼 成伏波关键词:股骨 曲率半径 参一胶囊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疗效,对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103例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进行化疗,其中对照组55人仅使用化疗... 井月关键词:参一胶囊 卵巢恶性肿瘤 紫杉醇 卡铂 文献传递 鹿、羊和人腰椎形态计量学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对鹿、羊和人在解剖形态参数、曲率参数方面的测量和比较,探讨鹿、羊做为脊柱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筛选新鲜成年鹿、羊及人类男性脊柱标本各10具,利用游标卡尺和CT扫描获取各项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鹿、羊和人的椎体解剖参数和腰椎形态曲率半径进行分析。结果:腰椎解剖形态参数测量,人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25.76、21.08和26.3mm,鹿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37.75、41.10和42.72mm,羊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31.24、32.70和33.78mm。人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49.91、44.26和52.85mm,鹿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28.04、23.51和32.82mm,羊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24.52、21.44和28.12mm。人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36.42、32.43和36.48mm,鹿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23.07、16.71和21.09mm,羊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16.92、12.96和16.87mm。人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23.40和15.62mm,鹿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16.10和12.31mm,羊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14.05和9.13mm。人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15.72和13.78mm,鹿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34.26和9.15mm,羊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24.97和6.80mm。腰椎形态曲率半径测量,人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2.76、23.78和19.98mm,鹿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22.26、23.27和32.91mm,羊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15.37、16.89和27.48mm。人腰椎平均正位曲率半径、侧位曲率半径分别为22.83和39.57mm,鹿腰椎平均正位曲率半径、侧位曲率半径分别为27.48和21.49mm,羊腰椎平均 田勇 王阳 夏长丽 程凯亮 刘国民 张云峰 徐然东 苏略 来颖 井月 李幼琼关键词: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