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华
- 作品数:130 被引量:180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舒心片质量标准研究
- 2005年
- 目的:建立舒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舒心片中人参、忍冬藤、麦冬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丹参的主要成分原儿茶醛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人参、忍冬藤和麦冬。原儿茶醛的回收率为97.38%,RSD为1.90%。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 黄晓巍王明星于秀华
- 关键词:舒心片薄层鉴别原儿茶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 五味子制剂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五味子软胶囊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因素为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取五味子,加水浸泡,去除果肉,果仁晒干,粉碎,用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时间为2,2,1 h。结论优化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好,为五味子软胶囊的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 程丽梅于秀华付春张永和
- 关键词:正交试验五味子醇甲
- 基于骨细胞研究PTH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在氟骨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研究背景:骨细胞是骨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细胞,在骨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而骨转换加速是氟骨症发病的主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氟刺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活跃,但氟对骨细胞影响的研究...
- 于秀华
- 关键词:氟骨症骨转换骨细胞甲状旁腺激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猫爪草95‑135份,山慈菇95‑125份,秦皮95‑135份,秦艽95‑1...
- 于秀华张睿 王乐 侯丽慧张宇
- 多组分同时测定优选补肾活血颗粒工艺参数
- 2022年
- 目的确定补肾活血颗粒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方法以正交优选法对丹参、当归等采取醇提,对剩余丹参、赤芍等有效成分采用水提的方法进行考察,优选最佳工艺。结果醇提药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80%乙醇提3次,每次2h。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提2次,每次1h。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所得颗粒质量稳定,可作为补肾活血颗粒的制备工艺。
- 王乐柳成林韩文静李旭辰侯丽慧陈欣于秀华
- 关键词:补肾活血颗粒苍术素丹酚酸B芍药苷阿魏酸
- 五仁醇胶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制订五仁醇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五味子仁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五味子醇甲在0.0936~0.9360g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7.54%,RSD=1.9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含有五味子仁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 于秀华付春王明星
- 关键词:五仁醇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五味子醇甲
- 石菖蒲、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 2014年
- 对石菖蒲、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挥发油提取率及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及包合工艺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光谱分析法(UC)及红外光谱分析法(IR)对包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得到最佳提取工艺:药材粉碎度粗粉10目,无需浸泡,提取时间8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mL(挥发油)与g(β-环糊精)的投料比=1∶8,包合温度60℃,搅拌时间2h,所形成的包合物通过TLC、UC、IR法证实工艺稳定、可行,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杨玉霞于秀华刘竞研赵雅蔚姜秀艳郑菊花尹建元赵芸浩李政
- 关键词:当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 消渴蛋白Ⅰ号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的建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消渴蛋白Ⅰ号颗粒稳定可靠的质量标准建立及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五倍子、丹参、陈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水煎煮工艺的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法。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煎煮工艺确定为煎煮提取3次,每次2 h,加水量为8倍;湿法制粒的辅料为乳糖,乳糖与稠膏质量比为2:1;颗粒溶化性、成型性好;结论五味子、丹参、陈皮薄层色谱检验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消渴蛋白Ⅰ号颗粒的制备工艺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初洪波成光宇于秀华
- 关键词:薄层层析
- 灵芝孢子粉指纹图谱建立及灵芝孢子油抗炎活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建立灵芝孢子粉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探讨灵芝孢子油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分析不同产地灵芝孢子粉的化学成分;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2个,其中峰1~5号分别为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酸B、灵芝酸A、灵芝酸D;HPTLC现行版药典法显示10批样品均符合规定,采用三氯甲烷-乙腈-甲醇-甲酸(26∶4∶1∶1)为展开剂进行2次展开后,不同产地的原料质量斑点差异显著,与HPLC指纹图谱相似。灵芝孢子油浓度≤180μg/mL时,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90μg/mL)显著降低IL-1β表达(P<0.05),高剂量组(180μg/mL)显著降低IL-6和TNF-α的表达(P<0.05),轻微降低IL-1β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减轻机体的炎症,达到对免疫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HPTLC可初步鉴定孢子粉的质量,HPLC指纹图谱可精准控制原料质量,保障灵芝孢子油功效。
- 张宇侯丽慧王乐司云珊温红娟高颖于秀华
- 关键词:灵芝孢子油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金银花8~12份、荆芥4~6份、黄芩4~6份、黄芪12~18份、甘草4~6份、连翘6~10份、紫苏子4~6份、牛蒡子6~10份、路路通4~6份、炒莱菔...
- 王丽鸣于秀华韩梅初洪波谢晓燕李秀吕李永玉杨晶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