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青云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天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生物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图书
  • 3篇图书馆
  • 2篇散文
  • 2篇人格
  • 2篇教育
  • 1篇电影
  • 1篇读书
  • 1篇新课程改革
  • 1篇心灵
  • 1篇信息服务
  • 1篇性学
  • 1篇学生课外阅读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燕子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品
  • 1篇影片
  • 1篇知识
  • 1篇中国文化

机构

  • 6篇江苏省天一中...
  • 2篇江苏锡山高级...
  • 1篇江苏省锡山高...
  • 1篇无锡市锡山区...

作者

  • 9篇乔青云
  • 1篇孟晓东

传媒

  • 4篇中小学图书情...
  • 3篇江苏教育(教...
  • 1篇翠苑
  • 1篇江苏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生活,是念头开的花
2019年
一枝花,从尘世喧嚣中,将那浮躁的灵魂摆渡到世外桃源里,细嗅清香。——题记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配色等)加工,插入瓶、盆、碗、碟等容器中,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美的、富有韵致的、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乔青云
关键词:生活美世外桃源艺术品自然美题记
图书馆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被引量:2
2004年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
乔青云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图书馆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教育内化
让我做自己
2013年
“做了一辈子别人,就这么一次,让我做自己。”——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插曲一部好的影片总有一种魅力,会让人在电影放完之后还沉浸在其中,直到银幕上最后一个字词消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这样一部意象生动、震撼心灵的好片子。影片背景是皇家理工学院。学院院长被称为“病毒”,学校被称为“鸟巢”,影片中的大傻兰彻,刚一出现就以非常强悍的人格魅力影响了这所大学。兰彻被誉为“自由之鸟”。“病毒”的“鸟巢”里飞来了“自由之鸟”,给沉闷、刻板、守陈、带着桎梏跳舞的教育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这是整部片子的寓意所在。
乔青云
关键词:人格魅力宝莱坞影片电影病毒
如何克服开架借阅中存在的弊端
2002年
开架借阅具有其他借阅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方面它方便了读者的借阅,使读者可以直接进入朽库,挑选文献,开拓了视野,提高了阅读兴趣,节约了读者时问;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可从进库找书的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有较多的时间了解读者,开展咨询解答和阅读指导工作。而图书馆电扩大了图书的流通范围,降低了图书拒借率。
乔青云
关键词:开架借阅图书馆利用教育
心巢何处
2014年
家里有一个燕巢,已有七八年的历史了。婆婆是个善良的老人,逢年过节掸檐尘,总是绕开燕巢,问其缘由,很平淡的一句,燕子也要过日子。是啊,燕子也要过日子!燕子从不在窝里乱拉屎和乱扔垃圾,所以家里的水泥地面上,每天都会落下一些燕子的粪便以及其它的垃圾。婆婆从无怨言,每天都为它们清扫。上周五回家吃晚饭。
乔青云
关键词:燕子婆婆垃圾
让读书滋养学生的心灵——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课外阅读,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通过读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其根本原因是中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缺乏正确的指导。中学图书馆应通过开设阅读课、宣传图书馆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其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乔青云
关键词:图书馆中学生
浅议图书馆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被引量:3
2003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学校图书馆历来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阵地,作为学校图书馆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课程改革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方面作一探微。 一。
乔青云
关键词: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信息服务图书采购图书管理员
苦旅: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2009年
导读:一位文人,一场旅行,掀起一场“文化大散文”的风潮。《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此书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一位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写下的这些文章,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从道士塔到酒公墓,从阳关雪到吴江船,从青云谱到天一阁,从西湖到苏州,他看到的是那些隐藏在具体意象后的历史累积;他抗拒着痛苦,追寻着文化,书写着历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远行跋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层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文积淀的渐行渐远。
孟晓东乔青云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苦旅》中国文人文化大散文文化人格
茶中真味是清欢
2011年
三毛曾说,“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我当时觉得这种感悟与禅宗的“见山”“见水”有相通之处,颇耐回味。
乔青云
关键词:散文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