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日山

作品数:75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专利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2篇冻干
  • 12篇内皮
  • 12篇角膜
  • 12篇角膜内皮
  • 11篇体外
  • 10篇水溶
  • 10篇水溶液
  • 10篇冷冻
  • 10篇醋酸
  • 10篇醋酸水溶液
  • 9篇细胞系
  • 9篇内皮细胞
  • 8篇冻干机
  • 8篇活性
  • 8篇海参
  • 8篇复水
  • 8篇复水率
  • 7篇体外重建
  • 6篇真空冷冻

机构

  • 68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辽东学院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西安大略大学

作者

  • 74篇丛日山
  • 55篇樊廷俊
  • 19篇杨秀霞
  • 19篇汤志宏
  • 15篇王晶
  • 14篇赵君
  • 12篇于秋涛
  • 11篇袁文鹏
  • 9篇郭瑞超
  • 9篇刘万顺
  • 9篇陈西广
  • 7篇耿晓芬
  • 6篇刘成圣
  • 5篇史振平
  • 5篇孙文杰
  • 5篇姜国建
  • 5篇韩力挥
  • 5篇杨洪收
  • 4篇于苗苗
  • 4篇汪小锋

传媒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海洋科学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沿海企业与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高校技术...
  • 1篇科学与管理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动物科学与动...
  • 1篇国家“863...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7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
一种大菱鲆鳍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它是以其胸鳍和腹鳍组织为材料,先将鳍组织剪碎,采用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II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游离鳍细胞和疏松组织块,在含20%胎牛血清、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盐...
樊廷俊丛日山耿晓芬王丽燕杨秀霞于秋涛李明玉付永锋
文献传递
水溶性海星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利用废弃海星壳资源开发出纯天然抗肿瘤药物,通过AB-8型吸附树脂、常压硅胶与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的柱层析技术,从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 Bell)壳的水抽提液中分离纯化出水溶性海星皂苷,并对其体内外抑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的结果显示,所得水溶性海星皂苷的性质隶属于甾体皂苷,其纯化样品的纯度可高达99.6%;体外抑瘤活性检测结果证实,所得皂苷纯品对HeLa宫颈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和Bel-7402肝癌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50 mg/L皂苷对这4种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2.06±2.60)%、(95.22±2.87)%、(95.04±3.30)%和(91.60±4.30)%,其IC50值分别为7.05、5.28、5.32、6.16 mg/L。体内抑瘤活性检测结果证实,灌胃剂量为2、5、10μg/g的皂苷纯品对S180实体瘤荷瘤小鼠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具有浓度依赖性,10μg/g皂苷纯品的抑瘤率可高达46.27%,高于10μg/g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CTX)的抑瘤率(41.04%);同时,2、5、10μg/g的皂苷纯品还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赵君赵晶樊廷俊袁文鹏张铮丛日山
关键词:罗氏海盘车抑瘤活性胸腺指数脾指数
宽纹虎鲨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启动被引量:7
2005年
以活体宽纹虎鲨(Heterodortusjaponicus)的鳃软骨和鳍软骨组织为材料,利用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Ⅱ型胶原酶(type Ⅱ collagenase)和胰蛋白酶(trypsin)进行消化获得游离软骨细胞,对所得游离细胞连同软骨组织分别用含20%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对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宽纹虎鲨鳍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pH为7.2~7.6、最佳温度为2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对软骨细胞作用不显著.培养于pH 7.2~7.6的MEM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中的宽纹虎鲨鳍软骨组织,在24℃启动培养3d后便有软骨细胞开始陆续从组织中迁出,新迁出细胞的形态多为圆形,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部分细胞形态逐渐转变成上皮样.
于秋涛樊廷俊汪小锋丛日山汤志宏吕翠仙史振平
关键词: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利用新鲜羊膜制备组织工程人工角膜内皮载体支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新鲜羊膜制备组织工程人工角膜内皮载体支架的方法,采用1∶1000硫酸妥布霉素液对新鲜羊膜进行浸泡消毒,经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倒置消化后,用细胞刮刀轻刮羊膜上皮面以全部去除残留上皮细胞,获得去上皮层羊...
樊廷俊赵君马西亚丛日山杨洪收于昊泽
文献传递
一种用卤虫孵化液生产卤虫孵化酶的方法
一种用卤虫孵化液生产卤虫孵化酶的方法。先将卤虫卵培养于人工海水中,待90%以上的卤虫完成孵化时,经滤网收集滤液一孵化液;然后将硫酸铵加入其内,并搅拌使硫酸铵的饱和度为50-70%;再放入4℃冰箱中过夜沉淀,进而离心沉淀,...
史振平丛日山樊廷俊
文献传递
罗氏海盘车腕再生过程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海盘车腕再生过程的研究,对于早日揭示棘皮动物等后口动物的再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查清棘皮动物的再生方式及其机理,文中利用断腕创伤手术、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对罗氏海盘车腕的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连续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创伤8d后,在罗氏海盘车创伤腕的外表皮层和体腔上皮中均出现了干细胞原基样结构(blastemalikestructure)。创伤腕的伤口愈合过程是1个多事件同期发生的综合过程,首先是真皮层中脱分化的肌肉样细胞向创伤处迁移和聚集,经再分化和组织重排逐渐形成成熟的真皮层组织,然后是外表皮层和体腔上皮中的脱分化细胞向创伤处迁移分别形成明显加厚的前表皮层和前体腔上皮,最后再分别分化为成熟的表皮层和体腔上皮。而海盘车腕的再生过程则包括新生腕芽的延长和残腕的延长2个事件同期发生的过程。新生腕芽的生长与延长是在创伤愈合的基础上,依靠表皮层、体腔上皮和真皮层来源的脱分化细胞的迁移和再分化先形成新生腕芽,随后在新生腕芽上又出现了新的干细胞原基样结构,使腕芽逐渐生长和延长。而创伤刺激下残腕的延长,则是在形成干细胞原基样结构的基础上,在残腔体壁的许多部位形成多个横跨体壁的“楔状”干细胞原基样结构,这些结构的多点插入及其再分化形成新的体壁组织使残腕得以延长。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罗氏海盘车腕的再生同时采用了表变态再生和变形再生2种方式。
樊廷俊杜玉堂丛日山孙文杰汤志宏袁文鹏石莹耿晓芬李明玉
关键词:罗氏海盘车再生过程伤口愈合组织化学
一种用海星壳制备胶原蛋白肽的工艺方法
一种用海星壳制备胶原蛋白肽的工艺方法。利用海星壳作为提取材料,首先将海星壳用水洗净后放在稀碱水中浸泡除去其中的杂蛋白,然后加入稀盐酸对海星壳进行脱钙处理,再以醋酸溶液和酸性蛋白酶抽提并离心得到粗品胶原蛋白肽溶液,将上述粗...
郭瑞超丛日山韩力挥樊廷俊袁文鹏汤志宏杨秀霞
文献传递
羧甲基壳多糖毒理学研究被引量:45
1997年
羧甲基壳多糖的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皮肤毒性、急性经口毒性、长期经口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壳多糖属安全无毒物质。对小白鼠急性皮肤毒性LD_(50)>2200mg/kg,急性经口毒性LD_(50)>5001mg/kg长期经口毒性实验,采用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大白鼠体重增长百分率、血象、内脏外观、肝肾功能及肝、肾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刘万顺陈西广张学成刘晨光丛日山金林郎刚华王森民
关键词:甲壳质毒理学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增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细胞培养条件对TRBIV的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以0.2 mL病毒液接种FG细胞、吸附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于22℃培养时,病毒的增殖速度最快。研究还发现,病毒的收获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对所得病毒的感染力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增殖条件下,病毒在FG细胞中增殖至第4天时进行收获,且只冻融1次,其感染活性最强,反复冻融后病毒的感染活性会显著降低。
樊廷俊王丽燕耿晓芬丛日山李明玉于秋涛杨秀霞
关键词:增殖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可有效地解决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废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由解脂雅洛氏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高温芽孢杆菌、生黑链霉菌、诺卡氏菌五种菌株和固体培养...
胡国斌丛日山刘怡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