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本新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睡眠
  • 4篇儿童
  • 2篇睡眠时间
  • 2篇睡眠状况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清
  • 1篇咽拭
  • 1篇咽拭子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上学
  • 1篇暑期
  • 1篇睡眠问题
  • 1篇痰热
  • 1篇痰热清
  • 1篇痰热清注射液
  • 1篇普米克
  • 1篇普米克令舒

机构

  • 6篇长江大学
  • 6篇荆州市第一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龚本新
  • 5篇樊启红
  • 5篇周少华
  • 5篇卢宏柱
  • 5篇李玉兰
  • 4篇王琳
  • 3篇邹敏书
  • 1篇陈秀君
  • 1篇刘丹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荆州市儿童在上学期间和暑期的睡眠状况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荆州市12~14岁儿童在上学期间和暑期的睡眠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荆州市152名12~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的形式对受试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上学期间,12~14岁儿童睡眠不足占31.6%,远高于暑假儿童睡眠不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荆州市12~14岁儿童在暑期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在上学期间的睡眠时间(P〈0.05)。结论:目前,荆州市12~14岁儿童在上学期间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李玉兰龚本新周少华樊启红卢宏柱
关键词:儿童睡眠睡眠时间
荆州市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童睡眠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7~13岁儿童中合并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JL童的睡眠状况。方法随机选取1997年至2003年在本院产科出生并完成2010年6月10El至25日身体测量、病史采集及《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量表》调查的78例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VLBW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并与VLBw组相同时间完成身体测量、病史采集及《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量表》的80例出生时为足月正常体重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儿童接受调查时,年龄为7~13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无相关内科疾病史,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性别、年龄、接受调查时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VLBw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短,非节假日就寝时间及起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晚,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节假日就寝时间及起床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7~13岁儿童睡眠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无相关性,VLBw组与对照组睡眠时间相同。结论7~13岁儿童睡眠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无相关性,但要获得最终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
李玉兰邹敏书卢宏柱王琳周少华樊启红龚本新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睡眠睡眠状况
儿童睡眠时间与肥胖的关系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了解儿童睡眠时间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145名7~12岁儿童,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对受试儿童及家长进行睡眠时间、运动时间、家庭作业时间和看电视、玩游戏时间的问卷调查。结果该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3.8%;睡眠时间≥10 h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2.0%,8~10 h儿童发生率为5.0%,≤8 h儿童发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睡眠时间过短是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
李玉兰邹敏书卢宏柱王琳周少华樊启红龚本新
关键词:睡眠时间肥胖儿童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咽拭子EBV-DNA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咽拭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脱氧核糖核(EBV-DNA)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疑诊EBV感染的患儿在疾病初期分别采用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静脉血EBV-VCA-IgM和(或)IgG,对于前者阳性而后者阴性的病例在1周后复查EBV-VCA-IgM和IgG,比较两者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价值。同期检测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共检测疑诊病例985例,其中EBV-DNA阳性344例,阳性率34.9%,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64例,阳性率16.6%;健康对照组检测50例,仅1例EBV-DNA阳性,所有病例EBV-VCA-IgM和(或)IgG均阴性。②在纳入研究病例中,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8例,其中EBV-DNA 37例阳性、EBV-VCA-IgM和(或)IgG 27例阳性(P<0.05)。诊断为非典型EBV感染的312例,其中EBV-DNA阳性307例,阳性率98.4%,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37例,阳性率43.9%(P<0.01)。结论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敏感度高,特异度强,且取材简单,方法无创,家长易于接受,与检测EBV-VCA-IgM、IgG相比,在早期诊断EBV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非典型EBV感染很有应用价值。
李玉兰王琳樊启红龚本新周少华陈秀君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组织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2~5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荆州市2-5岁儿童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荆州市2个城区1540名2-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的形式对受试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荆州市2-5岁儿童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1)。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8.0%,其中磨牙(17.5%)、梦呓(13.6%)、打鼾(10.9%)发生率较高。男童的梦呓、打鼾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梦呓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荆州市2-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较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李玉兰邹敏书王琳卢宏柱周少华樊启红龚本新
关键词:儿童睡眠问题流行病学
川崎病患儿血清促炎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冠状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川崎病患儿48例,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并将发生冠状动脉瘤与未发生冠状动脉瘤者进行这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结果这3种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发生冠状动脉瘤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为发生冠状动脉瘤者。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川崎病急性期显著增高(P〈0.05),疾病恢复期接近正常水平,其中TNF-α和IL-6在伴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患儿中增高更显著(P〈0.05)。结论这3种细胞因子与川崎病有密切关系,而TNF-α和IL-6的超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瘤的发病,这2项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瘤的一个预见性指标。
龚本新卢宏柱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细胞因子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1次/d,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加用病毒唑静滴1次/d,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2次/d。共治疗5d。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憋、紫绀改善及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龚本新刘丹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清注射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