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宪海
- 作品数:3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小波分解的几种声发射源定位方法的研究探讨
- 定位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源定位的精度。本文通过LF3铝合金平板断铅试验,将传统的门槛定位法同基于小波降噪处理的波峰定位法,以及基于小波分析的互相关定位法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其各自的原理和适用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 阳能军雷涛龙宪海汤伟
- 关键词:声发射小波分析
- 文献传递
- 素坯密度对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三维针刺碳毡经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增密制备C/C素坯,通过气相渗硅(Gaseous Silicon Infiltration,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素坯密度与CVI C层厚度及素坯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素坯密度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素坯密度增大,CVI C层变厚,孔隙率减小;C/C-SiC复合材料中残C量随之增大,残余Si量随之减小,SiC先保持较高含量(体积分数约40%),随后迅速降低,C/C-SiC复合材料密度逐渐减小,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而热导率及热膨胀系数降低至平稳。当素坯密度为1.085g/cm3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可达308.31MPa,断裂韧度为11.36MPa·m1/2。研究发现:素坯孔隙率较大时,渗硅通道足够,残余硅多,且CVI C层较薄,纤维硅蚀严重,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素坯孔隙率较小时,渗硅通道很快阻塞,Si和SiC含量少,而闭孔大且多,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不高。
- 曹宇刘荣军曹英斌龙宪海严春雷张长瑞
- 关键词:C/C-SICCVI力学性能
- 先驱体浸渍-裂解SiC界面改性涂层对气相渗硅3D-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界面改性涂层对调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气相渗硅(GSI)制备C_f/SiC复合材料时,合适的界面改性涂层一方面保护C纤维不受Si反应侵蚀,另一方面调节C纤维和SiC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通过在3D-C纤维预制件中制备先驱体浸渍-裂解(PIP)SiC涂层来进行界面改性,研究了PIP-SiC涂层对GSI C_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涂层改性的GSI C_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差,呈现脆性断裂特征,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断裂韧性分别为87.6 MPa、56.9GPa和2.1 MPa·m^(1/2)。具有PIP-SiC界面改性涂层的C_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改善,PIP-SiC涂层改性后,GSI 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断裂韧性随着PIP-SiC周期数的增加而降低,PIP-SiC为1个周期制备的GSI C_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高,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断裂韧性分别为185.2 MPa、91.1GPa和5.5 MPa·m^(1/2)。PIP-SiC界面改性涂层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载荷传递和"阻挡"Si的侵蚀2个方面。
- 刘荣军曹英斌龙宪海杨会永曹宇
- 关键词:SIC界面改性CF/SIC
- EMD及其在声发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介绍了经验模式分解(EMD)的原理。在分析了EMD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将该方法应用于声发射检测中。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本文列举了EMD在声发射检测中的几种典型应用,为将该方法应用于声发射领域提供了参考。
- 阳能军汤伟龙宪海雷涛
- 关键词:经验模式分解声发射检测故障诊断
- 文献传递
- CVIC层厚度对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C/C-SiC(简称碳陶)复合材料是在C/C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引入第二相SiC陶瓷基体得到的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本文研究的C/C-SiC复合材料,其制备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
- 刘荣军曹英斌曹宇严春雷龙宪海
- 文献传递
- PIP-SiC界面改性涂层对GSI 3D-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界面改性涂层对调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GSI制备Cf/SiC复合材料时,合适的界面改性涂层一方面保护C纤维不受Si反应侵蚀,另一方面调节C纤维和SiC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本文通过在3D-C纤维预制件中...
- 刘荣军曹英斌龙宪海杨会永曹宇
- 关键词:界面改性GSICF/SIC复合材料
- Cf/M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f/M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Cf/MC‑SiC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预制件、MC基体和SiC基体,M为Zr或Hf,所述MC基体和SiC基体均匀填充于所述碳纤维预制件的孔隙中,所述Cf/MC‑Si...
- 严春雷刘荣军曹英斌张长瑞王衍飞龙宪海李斌王思青
- 文献传递
- 碳/环氧复合材料拉伸损伤声发射监测研究
- 本文对碳/环氧复合材料[90°]单向板和[±45°]层合板,运用声发射技术在线性加载条件下进行在拉伸损伤实验监测,根据实验结果探求其损伤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过程,寻求[90°]单向板和[±45°]层合板损伤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 韩坤峰阳能军龙宪海
- 关键词:复合材料声发射单向板层合板
- 文献传递
- 碳/环氧复合材料三点弯曲过程声发射特性研究
- 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三点弯曲试样进行加载,利用声发射仪检测试样损伤断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的累计撞击数可有效地描述复合材料试样三点弯曲的损伤演化过程;重复加载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的费利西蒂效...
- 龙宪海王汉功阳能军
- 关键词:声发射三点弯曲试样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30CrMnSi钢断裂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三点弯曲试样加载过程声发射监测实验,结合断口SEM观察及X射线能谱分析,考察了30CrMnSi合金钢延性断裂的整个物理过程。结果表明:30CrMnSi钢的断裂过程从宏观上可以分为裂尖塑性变形、裂纹亚临界扩展和裂纹失稳扩展三个阶段。其机理如下:裂尖塑性变形过程是位错的滑移、堆积而引起的孔洞形核和长大;裂纹亚临界扩展过程为韧窝之间的连通;裂纹失稳扩展过程则是晶体的大规模解理。随着延性断裂过程的进行,各阶段均呈现脆性断裂特征逐渐增强的趋势,表现为韧窝尺寸的减小和声发射高幅值信号的增加。断裂过程各阶段声发射信号特征明显,声发射技术是监测30CrMnSi钢断裂损伤发展的有效手段。
- 龙宪海阳能军王汉功
- 关键词:高强度合金钢声发射断裂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