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自英

作品数:3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螺旋体
  • 28篇钩端螺旋体
  • 14篇螺旋体病
  • 14篇钩端螺旋体病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7篇传染
  • 7篇传染源
  • 6篇质粒
  • 6篇重组质粒
  • 6篇赖型钩体
  • 5篇血清
  • 4篇血清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血清流行病学...
  • 3篇免疫
  • 3篇克隆
  • 3篇监测分析
  • 2篇带菌率
  • 2篇蛋白

机构

  • 23篇四川省卫生防...
  • 8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成都生物制品...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江油市疾病预...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33篇黄自英
  • 19篇蔺鸿
  • 19篇魏敏
  • 17篇郭宗琪
  • 15篇刘骊生
  • 15篇刘伦光
  • 13篇赵慕愚
  • 12篇欧阳兵
  • 12篇胡利贞
  • 11篇张林
  • 10篇徐竹清
  • 10篇屠云人
  • 10篇梁莉
  • 7篇戴保民
  • 7篇李胜富
  • 6篇祝小平
  • 6篇杨洪彬
  • 5篇杜娟
  • 5篇江南
  • 5篇周全彦

传媒

  • 19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5名下水道工人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
1995年
175名下水道工人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现况调查梁莉,胡利贞,蔺鸿,黄自英,赵慕愚,魏敏,张林,徐竹青,杨洪彬国外资料对城市下水道工人感染钩体病的情况多有报道。我国对这方面的资料报道甚少。下水道工人的工作环境阴暗、潮湿,工作中难免不接触污水,这正好给钩体...
梁莉胡利贞蔺鸿黄自英赵慕愚魏敏张林徐竹青杨洪彬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下水道病例报告
黄疸出血群及犬群中三个新型钩端螺旋体的分类鉴定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对四川省检出的三个新型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79-57、81-522及82-224株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及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法反复鉴定。结果确定79-57株为犬群新型钩体,命名为邛崃型,81-522及82-224株为黄疸出血群新型钩体,分别命名为仁寿型和凉山型。结论这些新型钩体菌株的发现为国际国内参考菌株系列提供了新的血清型,在钩体分类学发展及血清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赵慕愚黄自英李联英胡利贞周全彦谢仁栋王文殊屠云人秦进才高吉元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39年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对四川省1958~1996年的钩体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39年来,全省84.01%的县有病例报告,累计发病677403例,年均发病率为19.49/10万,死亡7588人,年均病死率为1.12%。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感染方式主要以收割水稻接触疫水而感染。发病高峰为每年8~9月,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男与女之比为1.90∶1。经过疫源地调查,已从28种动物中分离出钩体。啮齿和食虫动物为“稻田型”钩体的主要传染源;家畜为“洪水型”钩体主要传染源。全省流行菌群有17群,以黄疸群为主,占66.36%。有39个血清型,其中赖型占53.99%。各地流行菌群菌型基本稳定,但不同地区和年代亦有变化。钩体病流行强度与宿主动物数量、带菌率高低、人群免疫水平、水稻收割季节、降雨量密切相关。
周全彦胡利贞赵慕愚黄自英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钩端螺旋体病
四川省江油市钩端旋体病逐月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魏敏郭宗琪刘伦光黄自英蔺鸿欧阳兵刘骊生张林
关键词:疾病监测传染源鼠密度
四川省3起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刘骊生刘伦光魏敏欧阳兵郭宗琪黄自英蔺鸿祝小平杜娟
关键词:流行病学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调查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了解野鼠、耕牛和猪的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 ,探讨减少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野鼠鼠肾、耕牛牛尿和生猪猪肾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 在野鼠鼠肾和水牛牛尿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株。结论 野鼠仍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水牛为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
刘伦光郭宗琪蔺鸿魏敏欧阳兵祝小平张林刘骊生黄自英杜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
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传染源调查 ,人、动物血清抗体测定 ,分析与发病率关系。结果 田间啮齿目食虫目动物总带菌率、黑线姬鼠带菌率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 (r =0 76 49、P <0 0 0 0 5 ;r=0 782 2、P <0 0 0 0 5 ) ;黑线姬鼠构成、带菌率由第 1位降为 0。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与发病率呈负相关 (r =- 0 16 39、P >0 0 5 ) ;自然人群抗体滴度、患者和动物中分离钩体 ,3者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最高 (GMT倒数平均值 =2 1 74、5 9 19%、 87 81% )。结论 黑线姬鼠是温江县钩体病主要传染源 ,其构成和田间啮齿目食虫目动物总带菌率皆降为 0 ,是该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
欧阳兵郭宗琪祝小平黄自英蔺鸿魏敏袁珩敖睿刘伦光张林刘骊生徐竹清庹晓金孟丽王志勇杨红钟明明蒋丽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江油市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高发原因 ,为该地提供科学防治钩体病依据。方法 对钩体病传染源—田间小动物密度、构成 ,和猪、牛带菌状况调查 ;自然人群、牛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田间小动物 (啮齿目、食虫目 )平均密度 6 6 9% ;黑线姬鼠平均构成 80 2 4 % ,平均带菌率 16 2 4 %。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 2 0 0 0年为 19 88% ,2 0 0 1年为 10 14 %。结论 黑线姬鼠构成及其带菌率高 ,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人群抗体水平低 ;二者是江油市钩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欧阳兵郭宗琪祝小平黄自英刘伦光刘骊生蔺鸿魏敏张林袁珩徐竹清黄开龙杨德均严志雄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
1993~2000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菌群分布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分析、研究四川省钩端螺旋体 (下称钩体 )菌群分布 ,掌握菌群动态 ,为钩体病的科研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为钩体菌苗生产提供流行菌株。方法 按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 ,从病人和带菌动物中分离钩体 ,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钩体菌种检定程序进行检定。结果  32 4株钩体分属 8个血清群。即黄疸出血、七日热、秋季、澳州、流感伤寒、波摩那、犬、爪哇群。另从水牛尿中首次检出七日热群钩体 2株。结论 黄疸出血群钩体仍为四川省人间钩体病流行和啮齿食虫目动物携带的主要菌群 ,占 81 48%。啮齿食虫目仍为主要宿主动物 ,尤以黑线姬鼠为四川稻田型钩体病主要传染源。
黄自英赵慕愚郭宗琪魏敏蔺鸿刘伦光徐竹清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菌群
四川省耕牛钩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1年
刘伦光郭宗琪黄自英刘骊生蔺鸿魏敏欧阳兵
关键词:耕牛钩端螺旋体血清流行病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