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香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右美托咪定并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及抗焦虑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及抗焦虑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术后分别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和单纯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采用自控泵模式自控镇痛。两组病人于术后24h,应用布氏舒适评分(BCS)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进行术后焦虑状况评定,应用镇痛满意度评分评价病人镇痛满意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BCS高于对照组(t=6.98,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SAS、镇痛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t=2.51、6.36,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2.36,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效果显著,可以较好地缓解产妇产后焦虑的发生。
- 王凤娟纪雪梅黄美香
- 关键词:舒芬太尼剖宫产术镇痛焦虑
- 海莲益气颗粒的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的研究
- 马俊凤高向荣张佩娟黄祖明黄美香
-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肿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的抗癌机制不仅仅是对癌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还可调整全身阴阳,协调五脏功能,清除体内致癌促癌因子,使癌细胞发生逆转而达...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
- 恶性肿瘤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其易感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及其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12月青岛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196例和非感染组784例,统计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谱,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980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为196例,发生率为20.00%;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发生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101例(51.53%)、泌尿系统感染62例(31.63%);196例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样本中,共鉴定出201株多药耐药菌,革兰阴性菌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检出总数的72.64%,其中,CRAB、CRPA、CRE的比例分别为33.83%、22.39%和16.42%,革兰阳性菌MRSA占比达到27.36%,VRE未在本次研究中检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年龄≥60岁、贫血、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3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4 d、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OR=3.300、3.330、3.501、3.425、2.689、2.291、3.69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的发生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贫血、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3种、BMI≥25 kg/m~2、长期卧床、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4 d为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易感因素。
- 王英刘心航王天琪刘凤娟黄美香
- 关键词:恶性肿瘤多药耐药菌易感因素病原菌
- 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中药配方由内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人参10-15份,甘草10-15份,茵陈10-15份,栀子6-10份,三棱5-...
- 田春香纪英黄美香
- 文献传递
- 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冲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冲剂的制备方法。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猫爪草10-15份,郁金6-8份,川贝母10-15份,昆布6-8份,海带10-15份,夏枯草6-8份...
- 田春香纪英黄美香
- 文献传递
- 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 2002年
- ①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②方法 2 0例高脂血症病人应用普伐他汀治疗 8周 ,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CD18表达、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1(sVCAM 1)浓度及病人血脂变化。③结果 治疗 8周后 ,高脂血症病人白细胞CD18表达、sICAM 1和sVCAM 1浓度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5 95~ 4 .912 ,P <0 .0 5 ,0 .0 1) ;并且白细胞CD18表达、sICAM 1和sVCAM 1浓度均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 (r =0 .5 88~ 0 .72 1,P <0 .0 1)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 (r=0 .5 96~ 0 .75 3,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4 6 2~ - 0 .6 12 ,P <0 .0 5 ,0 .0 1)。④结论 普伐他汀可降低高脂血症病人细胞黏附分子水平。
- 陈作元张荃方田建会黄美香
- 关键词:普伐他汀高脂蛋白血症细胞黏着分子降血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