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潇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财政
  • 3篇脱贫
  • 3篇脱贫攻坚
  • 3篇攻坚
  • 3篇公共
  • 3篇公共服务
  • 3篇城乡
  • 2篇贫困
  • 2篇乡村
  • 2篇经济稳定
  • 2篇经济稳定增长
  • 2篇基本公共服务
  • 2篇扶贫
  • 2篇扶贫资金
  • 2篇城乡居民
  • 1篇营销
  • 1篇有效衔接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思考
  • 1篇政制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 12篇黄潇
  • 3篇于树一
  • 2篇闫坤
  • 1篇张帅
  • 1篇张帅
  • 1篇周绍朋

传媒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中国财政
  • 2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税务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被引量:28
2022年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与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式分权呈现的“财权上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下移”的整体特征引致了明显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将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引致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及时期分化方面存在异质性。此外,财政纵向失衡还会通过改变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好及供给效率加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负向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央地财权及财力划分格局、健全转移支付体系等途径矫正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增强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与激励作用。
闫坤黄潇
关键词:中国式分权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
科研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
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转制而来的科研型企业,既是科技开发的主体,也是转化应用的主体,以企业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外部交易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出...
黄潇
关键词: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税费政策体系分析
2024年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举措,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王海霞黄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就业优先民生之本
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内大循环的视角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2007—2019年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全体居民及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考察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教育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著。因而,应从优化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加大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的倾斜力度及加强民生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等方面提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效能。
黄潇王海霞
关键词:居民消费内循环
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9
2023年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一系列乡村发展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也使得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态势日渐明朗。
王海霞黄潇张帅
关键词:经济稳定增长城乡发展差距农业农村发展公共服务水平
财政资金“双框架”监管体系的构建——基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视角被引量:5
2022年
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关键,而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物质保障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将在五年过渡期内,保持原有政策及资金力度不减,并将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名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让其在以乡村振兴为平台的相对贫困治理中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需从资金监管的角度,分别以问题和效率为导向,为这部分财政资金构建起"双框架"监管体系。一方面基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构建资金监管体系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根据财政资金投入使用安全、规范的需要构建资金监管体系的实际运行框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财政资金"双框架"监管体系,促进财政资金监管效能提升。
于树一黄潇
关键词:财政资金监管脱贫攻坚
我国扶贫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总量与结构贡献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恶化了经济形势,使得扶贫资金的供需压力同时增大。为了既能圆满完成“全部脱贫”的硬任务,又能节约有限的资金,需要尽可能地提升扶贫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贡献。由于脱贫攻坚是多项举措的集合体,需采取科学的方法将扶贫资金的贡献从总体中剥离出来,对其应有贡献和实际贡献加以比较,据此判断其规模、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研究表明,我国扶贫资金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大量效能,但也有部分资金在总量和结构上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需采取有力措施使其“回归正途”。
于树一黄潇
关键词:脱贫攻坚扶贫资金
健全农村教育服务体系 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
党的二十大科学全面地壁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民智者,富强之源也。”教育是传播文化知识、塑造优良乡风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能力的根本措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
闫坤黄潇
关键词:教育资源供给教育服务体系农民文化素质财政投入力度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战略性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世界经济面临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深刻转型和调整。文章从深层次上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本质,提出要从政策和战略的结合上采取应对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周绍朋黄潇
关键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
2022年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推动财政改革发展进人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将财政的职能定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十年来,财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围绕“国之大者”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基本确立起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劲动力。
闫坤黄潇
关键词:经济稳定增长财税体制改革财政部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