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欣

作品数:57 被引量:45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底栖动物
  • 18篇流域
  • 18篇河流
  • 16篇大型底栖动物
  • 16篇群落
  • 13篇河流域
  • 11篇群落结构
  • 10篇环境因子
  • 9篇鱼类
  • 9篇水生
  • 6篇太子河流域
  • 6篇环境流量
  • 5篇野外
  • 5篇水生态
  • 5篇水质
  • 5篇物种
  • 5篇类群
  • 4篇生态
  • 4篇生物完整性
  • 4篇体长

机构

  • 53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辽宁大学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省常州环...

作者

  • 57篇高欣
  • 37篇张远
  • 28篇丁森
  • 21篇刘思思
  • 16篇贾晓波
  • 14篇马淑芹
  • 10篇胡春明
  • 8篇赵瑞
  • 8篇王丁明
  • 7篇夏瑞
  • 7篇王慧
  • 7篇林佳宁
  • 6篇赵茜
  • 4篇孟伟
  • 4篇牛翠娟
  • 4篇范俊韬
  • 4篇侯丽萍
  • 4篇王书平
  • 3篇孔维静
  • 2篇李曌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确定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底栖动物耐污值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样本采集装置、筛选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样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样本,所述筛选装置用于对样本中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筛选,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用于对样本水质进行检...
张远丁森赵瑞高欣刘思思
文献传递
太子河流域不同水生态区鱼类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研究影响鱼类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在不同水生态区间的差异性,基于太子河流域3个水生态区,于2010年8月调查了全流域53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分布及水体理化环境因子,利用F-IBI(鱼类完整性指数)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太子河流域不同水生态区鱼类群落分布和河流健康的环境因子进行筛选分析.结果表明:水生态Ⅰ区(上游山地区)整体表现为健康,Ⅱ区(中游丘陵区)以处于健康状况的采样点居多(45%),Ⅲ区(下游平原区)健康状况不佳,处于一般、差、极差等级的采样点占到90%.通过比较不同水生态区良好(F-IBI≥50.03)和不健康(F-IBI≤37.06)状况对应采样点的环境因子发现,水生态Ⅰ区内ρ(TN)差异显著(P<0.05),Ⅱ区内表现为林地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显著(P<0.05),Ⅲ区内海拔、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的差异显著(P<0.05).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显示,影响鱼类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在水生态Ⅰ区为平均流速(F=2.75,P=0.005),在Ⅱ区为林地面积所占比例(F=2.65,P=0.003),在Ⅲ区则为ρ(COD_(Cr))(F=3.83,P=0.001)、平均流速(F=3.42,P<0.001)、ρ(TP)(F=3.46,P=0.001)和pH(F=2.90,P=0.002).研究显示,在制订流域鱼类保护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水生态区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王云涛张远高欣马淑琴殷旭旺丁森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管理
2025年
基于风险管理方法,从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过程两个角度,梳理识别影响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事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评级,建立风险矩阵开展风险综合评价,并制定防控对策。结果共识别出24个风险事件,5个高风险事件,主要与专业技能有关;18个中风险事件,主要与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和工作经验有关;1个低风险事件,与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关。从风险分布上看,高、中风险事件集中在样品采集过程,其次为样品鉴定过程。对此,提出应重点提升监测人员专业技能,全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开展样品采集和样品鉴定质控检查,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形成识别与防控的良性循环。
赵越高欣李曌张翔郑彪田爽孙冰皎
关键词:风险防控水生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定向防止水生动物传播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向防止水生动物传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作为防范对象的水生动物,根所述防范对象的生活史中各阶段的发育特点,确定可以对所述防范对象进行阻隔的最小阻隔体型,根据所述防范对象的最小阻隔体型,确定最小体型阻隔...
丁森张浩高欣郭彪王慧尚光霞韩青动张远
文献传递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天津市城市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2025年
生物完整性指数整合了多个单指标对干扰的响应特征,因此在综合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时具有良好的指标稳定性和响应敏感性。使用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自然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案例较多,但由于水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指标选取存在不同,因此针对城市河流的评价研究案例并不多见。在参考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河流的独有特征,将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的功能多样性指标纳入备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数并开展了水生态健康评价。基于2023年4月和9月的水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ANOSIM:P=0.006,R=0.107),枯水期物种数要高于丰水期。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Y枯水期=0.208,Y丰水期=0.192)、环棱螺属一种(Bellamya sp.,Y枯水期=0.045,Y丰水期=0.074)和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Y枯水期=0.033,Y丰水期=0.163)均是优势种,表现出季节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以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BMWP指数、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分异度等为核心评价指标的天津市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评价结果体现了在生物完整性的构建时引入功能参数的重要性。从空间分布看,上游河道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完整性特征,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导致中下游河道普遍偏差。从季节变化来看,不同地区的完整性变化存在差异,栖息地完整、植被覆盖度高和功能多样性高的参考点位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较好,因此受到的水文扰动小,而受损点位生物完整性普遍降低。营养盐和有机污染均影响了两个季节的IBI指数,而对于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文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从生物完整性角度为天津市河
郑彪高欣李曌田爽丁页张玥彤孙冰皎
关键词: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
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1
2011年
分别于2009年8月和2010年5月对太湖流域37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寡毛类15种,占21.7%;软体动物16种,占23.2%;甲壳动物5种,占7.2%;水生昆虫27种,占39.1%;多毛类6种,占8.7%.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将37个采样点分为4组.第1组的指示种为齿吻沙蚕和河蚬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2组的指示种为太湖大螯蜚和方格短沟蜷等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第3组的指示种为霍甫水丝蚓等环节动物;第4组的指示种为正颤蚓和摇蚊幼虫.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电导率和总氮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铵氮、CODCr、透明度、叶绿素a、水深及硝态氮对底栖动物分布也有影响.
高欣牛翠娟胡忠军
关键词: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双向指示种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用于底栖动物保护目标的环境流量估算方法的水深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底栖动物保护目标的环境流量估算方法的水深测量仪,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采样装置,用于收集液体得到数据后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值,其包括:一液体容纳部;用于储存待称重液体;一重量传感器;其位于所述液体容...
张远王丁明高欣贾晓波马淑芹胡春明刘思思
文献传递
一种野外便携式量鱼器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野外便携式量鱼器,包括圆弧形测量槽、测量尺、鱼头限位挡板、防滑落挡板、底座,所述鱼头限位挡板和防滑落挡板位于测量槽两端,所述圆弧形测量槽与两端的挡板为卡扣连接,所述测量尺嵌于测量槽内地面,所述底座与测...
丁森王慧尚光霞塔拉高欣钱昶
文献传递
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于2009年8月对太湖流域32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样.选取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物种相对丰度、敏感-耐污类群组成、功能摄食类群和多样性指数等共22个参数作为构建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的候选参数.通过对候选参数在参考点位(8个)和受损点位(19个)之间的比较,最终确定了总分类单元数(total taxa)、摇蚊科分类单元数(chironomidae taxa)、甲壳+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crustacean&mollusc taxa)、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top three of dominant taxa)以及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index)为构建评价体系的参数.通过比值法计算得到太湖流域各个采样点的生物完整性得分.在太湖流域监测的站点中7个为健康,7个为亚健康,6个为一般,5个为较差,3个为极差.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IBI得分同亚硝酸氮、氨氮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
高欣牛翠娟裴雪姣
关键词: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湟水河流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关键影响因子识别被引量:7
2023年
开展湟水河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为湟水河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于2020年9月对湟水河流域25个样点进行了样品采集和调查,了解湟水河全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识别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共采集并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9(属)种;依据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湟水河25个样点在空间上可以分为3组:第1组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上游支流,该组指示物种为朝大蚊属1种(Antocha sp.);第2组样点分布比较广泛,中上游干、支流均有,该组的指示物种为四节蜉属1种(Baetis sp.);第3组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干流,该组指示物种为瑞士水丝蚓(Limnodrilus helveticusi)。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香农威纳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四节蜉属1种和瑞士水丝蚓的相对丰度在上下游和干支流之间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栖息地质量、电导率、亚硝态氮、总磷、浊度和水深是影响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湟水河水生态保护应当更多地关注次生盐化和营养盐污染,加强治理上游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郝韵尚光霞丁森李小璇于明乔徐丽张远高欣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环境因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