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 作品数:2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通识课《化学与环境》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2013年
-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通识教育课《化学与环境》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了总结。作为一门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基础,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愿意主动了解化学与环境方面的知识。本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傅玉琴康海霞马宁卢志强朱梅
- 关键词: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
- 1,10-邻菲哕啉-5,6-二酮、4,5-二氮杂-9-芴酮与1,4-二碘四氟苯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在构筑超分子化合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人们在利用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设计合成新的超分子化合物时,注意力都主要集中在氢键、π-π堆积、C-H…π等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方面,而涉及卤键构筑超分子化...
- 苗少斌马宁王伟周邓冬生吉保明
- 关键词:晶体结构超分子化合物
- 多重氢键自组装联萘酚和含氮化合物(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作为相互识别的结果,(±)-2,2'-二羟基-1,1'-联萘酚可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1,2-双(4-吡啶)乙烷、反式-1,2-双(4-吡啶)乙烯、4,4'-联吡啶-N,N'-双氧化物及双-2-吡啶基甲酮等多种含氮化合物分别形成外形良好的共晶化合物1,2,3,4及5.本文对5个共晶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这些晶体结构中都存在强的O—H…O,N—H…O和O—H…N氢键,晶体可稳定存在.在这5个共晶中,各组分依靠强氢键形成无限一维极性排列.由于C—H…π和π…π等弱作用对晶体结构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并能影响到晶体骨架结构,因此,在这些弱作用的影响下,共晶1,2和5展现出二维层状结构,而共晶3和4呈现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 吉保明邓冬生马宁苗少斌刘鹏李贤飞
- 关键词:共晶氢键
- 微波辐射-NaHSO_3还原法降解水中的2,4,5-三氯联苯
- 2011年
- 采用微波辐射-NaHSO3还原法降解水中的2,4,5-三氯联苯(PCB29)。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双模微波,单模微波可在较低功率和较短时间内辅助NaHSO3完成对PCB29的降解,PCB29被降解为联苯酚;在单模微波功率为200 W、NaHSO3加入量为30 g/L、反应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PCB29降解率为90%。
- 王晔马宁王光龙
- 关键词:多氯联苯亚硫酸氢钠降解废水处理
-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文分析了有机化学教学现状,论述了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问题,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应用效果。
- 王建平张甜黄华鸣郭辉康海霞卢志强马宁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化学教学教学质量
- 文献传递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 2011年
-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中,强化基本操作训练,注重与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注重实验的小量化、绿色化,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减少验证性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对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 傅玉琴马宁康海霞王建革李道金朱梅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 双吡啶与多酚的共晶研究:底物构型对超分子合成子的影响
- 共晶主要是研究两个或多个组分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堆积作用,卤键等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而构建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和功能。一般而言,通过合成子可以设计和构建不同的共晶。例如,由含羟基和吡啶之间的O—...
- 邓冬生王伟周卢志强马宁刘金强吉保明
- 关键词:共晶合成子多酚
- 基于类氨基酸配体的Zn-Tb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刚性类氨基酸配体的Zn-Tb配位聚合物黄绿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光材料的化学式为:{[Tb(HMIDC)<Sub>2</Sub> · 2H<Sub>2</Sub>O][Zn(HMIDC)<Sub>2...
- 冯勋马宁刘朗王利亚史志强宋洪亮
- 文献传递
- 席夫碱大环双核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用丙酮和乙二胺在高氯酸催化下合成了四氮杂十四环席夫碱(1),并用此化合物(1)与氧化锌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锌的双核大环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4914(2)nm,b=1.4 9748(13)nm,c=1.26800(11)nm;β=102.1900(10)°;v=4.6240(7)nm3,Z=4,Dc=1.482Mg/m3,Mr=1032.03,F(000)=2160,最终R=0.0506,wR=0.1434。该配合物中锌原子是五配位,它们分别和大环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及叠氮根负离子两端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
- 康海霞马宁傅玉琴李森兰
- 关键词:叠氮桥联双核锌配合物晶体结构
- 一种车用聚丙烯增韧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聚丙烯增韧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100-120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6-12份、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3-6份、三氧化二锑1.5-3份、色母0.5-2份和抗氧...
- 卢志强吉保明马宁王晔苗少斌王辉邹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