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金华市儿童近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调查金华市区儿童近视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对儿童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大学学院调查金华市区的10所学校共计13 569名学生,其中包括3所幼儿园、6所小学、1所中学。检测项目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握笔姿势、身高和体重。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眼别和性别的视力不良率随年级增大而升高,女性基本高于男性。裸眼视力构成在小学二年级之前以≥4.8为主,占到90%以上;二年级以后,裸眼视力在≥5.0的构成比上,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小学六年级以后,在4.5~4.7和4.0~4.4构成比上均超过20%,特别是在4.0~4.4,初三时高达51.3%。不同眼别和不同性别的近视率随年级的增加而升高,右眼高于左眼,女性高于男性。随着父母患近视人数的增加,裸眼视力下降,球镜和散光度数增加。身高、体重和BMI对是否罹患近视呈低相关性,低体重学生近视眼患病率较低。握笔姿势错误学生相比姿势正确的学生,裸眼视力要低,球镜和散光的负值要高。结论 该地区少年儿童的近视化趋势明显,故应加强近视防治;父母近视史、握笔姿势、身高和体重对儿童近视有影响。
- 吴纲跃黄唐钦韩伟
- 关键词:儿童近视家族史
- 近视眼遗传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 2014年
- 近视是极为常见的眼屈光不正状态且全世界各国发病率均越来越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视觉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从流行病学、动物模型、人类群体遗传学等角度,采用多种遗传学研究手段和策略,探索近视眼相关遗传基因,以期阐明该病的分子遗传学机理并最终寻找到防治近视的有效途径,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进展。近年来相关的遗传研究证实了近视眼的发病包含遗传因素。家系连锁分析最早定位了一系列连锁区域、位点;近视候选基因的定位研究发现了众多关联位点,但目前均未能最终明确具体的致病基因。提示了非综合征型近视眼是一种多基因复杂性疾病/性状,尚需进行大量的工作以阐明近视眼的遗传机制。
- 方晖林芳宇韩伟
- 关键词:基因遗传学近视流行病学
- 全反视磺醛脱氢酶(RDH8)多态性位点与汉族人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
- 目的:已有研究发现近视眼模型中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视黄酸水平可发生显著变化,而全反视磺醛脱氢酶(RDH8)是视黄酸代谢循环中一个关键重要的酶。因此,本研究试图从遗传角度上检测RDH8基因与汉族人高度近视的关联性。
- 韩伟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术后眼轴动态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对青少年近视(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角膜塑形术后眼轴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金华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63例,男28例,女35例,共121只眼,年龄8~14周岁,球镜度数≤-6.00 D,顺规散光≤-1.50 D,逆规散光≤-0.75 D,通过过夜配戴,观察戴镜后1周、1、3、6、12、18、24个月患者眼轴变化情况,并按近视程度、年龄分为:低度近视组(球镜≤-3.00 D)和中度近视组(-3.25~-6.00 D),低年龄组(8~10岁)和高年龄组(11~14岁).结果 与戴镜前相比,在戴镜6个月后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68,P<0.05).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眼轴增长在1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 <0.05),中度近视组眼轴增长较慢.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眼轴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较低度近视佳,而年龄因素对控制近视效果无影响。
- 吴纲跃黄唐钦韩伟
-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眼轴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继发高度近视病例报道
- <正>目的:报道一例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高度近视儿童患者。方法:一例3岁半儿童患者因右眼角膜被锐器扎伤送来我院眼科急诊.查体:右眼视力手动,裂隙灯
- 韩伟林芳宇
- 文献传递
- 角膜屈光手术中影响高阶像差的因素被引量:2
- 2023年
- 角膜屈光手术目前主要分为表层角膜屈光手术、板层角膜屈光手术与飞秒激光透镜取出术3大类,均广泛应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术后能够获得理想的裸眼视力,但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大往往导致眩光、重影、夜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角膜屈光手术中影响高阶像差的因素非常多,笔者就角膜屈光手术类别以及角膜瓣/帽、矫正度数高低、光学区直径大小、光学区偏心程度、不同准分子激光切削模式对术后高阶像差大小的影响进行综述。
- 何笑英韩伟
- 关键词:角膜近视屈光手术高阶像差
- 儿童和老年期的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像差的研究
- 余艳曙王琳玲韩伟
- 近视眼致病机理的探索
- 韩伟
- 飞秒激光与传统LASIK术后干眼参数变化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应用Keratograph5M比较飞秒激光与传统LASIK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06/11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60例120眼,其中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30例60眼,传统LASIK手术30例60眼,于术前和术后1wk,1、3、6mo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Keratograph5M干眼检查并完成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结果:术后1wk,两组OSDI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1mo两组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传统组术后1wk,1、3mo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飞秒激光组术后1wk,1mo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术前缩短(P<0.01),术后3mo,飞秒激光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1wk,1mo,两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降低(P<0.01),脂质层均较术前变薄(P<0.05)。结论:无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还是传统LASIK术都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引起干眼症状,影响程度随术后时间逐渐减弱,但飞秒制瓣能更快恢复至术前水平。
- 马子伟韩伟杨卫华潘雪峰陈洪
- 关键词:干眼飞秒激光LASIK
- 全反视黄醛脱氢酶(RDH8)多态性位点与汉族人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
- 韩伟沈晔顾扬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