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宏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诊断乳腺癌1例
- 1999年
- 李凤华秦玉文霍宏
-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癌手术治疗
- 针灸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近年来,针灸因其独特疗效在TBI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梳理近5年针灸治疗TBI的相关研究发现,针灸可通过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抗炎及调节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突触可塑性和细胞能量代谢等多靶点改善TBI的临床症状。但仍缺乏系统深入高质量的研究,未来研究应围绕血脑屏障保护、脑肠轴等热点研究更深入探索针灸起效机制,为阐明针灸治疗TBI的潜在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 韩沂晓王东岩王春霞霍宏周以皓刘月夏雪杨俊驰
- 关键词:针灸创伤性颅脑损伤
- 样本量估算在针灸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
- 2024年
- 样本量的大小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目前针灸影像学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样本量估算主观随意,导致研究结果的信效度不足。本文梳理样本量估算在针灸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今后研究应该根据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案特点纳入满足统计效力的样本量,每组12例及20~30例样本量已成为当前确证性研究的“最低要求”和多数选择;同时,可借鉴适应性设计思路,基于前期累积数据“动态性”调整样本量;推动建立针灸成像数据公开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可用性,进一步增强针灸影像学的研究质量和整体影响力。
- 周以皓王东岩董旭张虹岩霍宏张莹
- 关键词:影像研究针灸功能磁共振成像
- 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原发性失眠是一种持续性的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障碍疾病,以不能获得满足的睡眠感为主要特征。针刺治疗PI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探索。rs-fMRI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高与资料稳定等优点,在研究脑功能活动和针刺脑效应方面更具优势。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已被用于研究PI和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近10年的文献对rs-fMRI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为揭示针刺治疗PI的大脑相关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 王若愚董旭冯丽媛霍宏张千石张译尹林丽王东岩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神经影像学针刺
- 头部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CVA)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VA偏瘫患者作为本试验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两组患者均给予CVA基础治疗;常规组额外给予患肢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丘墟及太冲进行电针治疗;联合组额外给予百会、病灶侧运动区和双侧平衡区进行电针治疗,同时给予患肢浮郄、殷门、血海及箕门进行屈伸肌交替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5次椅子坐立测试(5-TSST)、四阶段平衡测试(4-STB)、简明平衡评价系统测试(Brief-BESTest)、功能性步态评估(FGA)、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表面肌电信号最大肌电幅值(MAX)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5-TSST评分治疗后降低,4-STB评分、Brief-BESTest评分、FGA评分、SS-QOL评分及表面肌电信号MAX值治疗后均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部电针联合屈伸肌交替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CVA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上下协同同步刺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张译尹张健王东岩董旭冯丽媛霍宏张虹岩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电针
- 孙申田基于"心身医学"视角针灸治疗郁证经验撷菁被引量:13
- 2023年
- 介绍国医大师孙申田基于"心身医学"视角针灸治疗郁证的临证思路与针法特色.孙教授认为郁证属于"心""身"同病,"形""神"失和,神为主导;病在脑,伤于神,与心肝密切相关,"脑神失用,形神不安"为主要病机.提出"调神益智,腹脑同调,心身兼治"的治疗理念.临证时选百会、宁神、情感区为头部主穴以益智安神,选取"孙氏腹针"腹一区、腹八区为腹部主穴以腹调脑,配穴因病因证加减;强调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关键作用,重视电针,予低频刺激(2 Hz),以增强疗效;针前舒神减虑,针时守神得气贯彻始终.
- 韩沂晓杨思宇张莹王若愚景允南霍宏王东岩孙申田(指导)
- 关键词:心身医学郁证针灸名医经验
- 实验性脊髓损伤早期针刺治疗的时间窗口~~中度(50克-cm)脊髓损伤血流量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实验性脊髓损伤早期针刺治疗的时间窗口~~中度(50克-cm)脊髓损伤血流量研究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吴永刚(博士生)孙申田(指导)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贺燕霍宏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产生的继发性损豁是导...
- 吴永刚孙申田贺燕霍宏
-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刺疗法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