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0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SP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3年,采用χ2检验分析VASP蛋白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VASP蛋白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VASP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增大(≥5 cm)、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Ⅲ~Ⅳ期)呈正相关(均P〈0.05)。VASP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VASP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VASP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水平VASP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VASP可能成为结肠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 宋胜江孙利敏徐定银陈震
- 关键词:淋巴转移预后
-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配合术中胆道镜取石的方法。观察组以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取石的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管引流量及胆总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观察组胆管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及微创的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一种的方法。
- 朱明辉蒲青凡金凯任瑞芳林秀红陈震黄振丰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
-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0)和对照组(=30),比较两组术后1 d、3 d、5 d、7 d经T管检测引流量,胆总管压力、胆管流量、流量阻力,以及术后6周胆管残余结石率及结石取尽率。结果术后两组T管引流量1~5 d逐渐增加,第7天开始减少,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 d及7 d经T管引流的胆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术后1d,两组患者胆管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从3 d开始至7 d,观察组胆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术后1~7 d观察组胆管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3 d、5 d、7 d胆道流量阻力小于对照组(<0.05),尤其在术后3 d及7 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术后6周观察组胆管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朱明辉蒲青凡金凯任瑞芳林秀红陈震
- 关键词:腹腔镜肝内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