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rvivin和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Survivin和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NSCLC组织、21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urvivin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Livin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L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Liv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NSCLC的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张久荣李田陈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LIVIN免疫组织化学
- 纤支镜引导下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Ⅲ、Ⅳ期矽肺近期疗效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Ⅲ、Ⅳ期矽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近3年来已确诊为Ⅲ、Ⅳ期矽肺且进行过肺灌洗的病例中抽取103例为观察组,同时抽取40例矿区已确诊为Ⅲ、Ⅳ期矽肺但未进行过肺灌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胸片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部分指标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Ⅲ、Ⅳ期矽肺患者,虽然无法进行全肺大容量灌洗,但及时通过纤支镜吸引予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陈石李田
- 关键词:纤支镜矽肺
- 唑来膦酸联合厄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将60例NSCLC晚期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唑来膦酸组30例,对照组30例。唑来膦酸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厄罗替尼方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厄罗替尼分子靶向治疗。结果唑来膦酸组(唑来膦酸+厄罗替尼):有效率(CR+PR)为16.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3.3%;总体平均生存期达到11.6个月(2~2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19.3%。对照组(单用厄罗替尼):有效率为10.0%,疾病控制率为53.3%;总体平均生存期达到8.5个月(2~2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年生存率为16.7%。骨病灶控制唑来膦酸组的有效率为40.0%,疾病控制率为83.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13.3%,疾病控制率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疼痛缓解率唑来膦酸组为79.2%,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厄罗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对NSCLC骨转移患者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还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安丽陈石
- 关键词:唑来膦酸厄罗替尼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 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与传统的博莱霉素致纤维化作一比较.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博莱霉素组(B组)、高浓度盐酸组、中浓度盐酸组和低浓度盐酸组,每组24只.B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诱导纤维化,盐酸组每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盐酸1次,N组每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次.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及42天随机处死6只,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Ⅰ型胶原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盐酸组肺泡炎程度始终显著高于N组(P〈0.01),在开始2周内达到高峰,随后仍旧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状态,从28 d达到或者超过B组水平.盐酸组纤维化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强,高于N组(P〈0.05或P〈0.01),但始终未超过B组.盐酸组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在28 d时达到B组水平,至42 d时全面超过B组水平.B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Ⅰ型胶原表达均高于N组及3个盐酸组(P〈0.05).高、中浓度盐酸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从14 d起高于N组(P〈0.05),且随滴注次数及时间增加而增强.结论 本实验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经常性胃食管酸反流引起的酸吸入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为揭示胃食管反流病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关系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室证据.
- 陈石张德平
- 关键词:肺纤维化胃食管反流病盐酸博莱霉素
- 实验性酸吸入致大鼠肺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 张德平陈石
- 实验性酸吸入致大鼠肺纤维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实验性酸吸入致肺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高浓度盐酸组、中浓度盐酸组和低浓度盐酸组,每组24只。博来霉素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诱导纤维化,盐酸组每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盐酸1次,正常对照组每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次。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及42 d随机处死6只,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消化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盐酸组肺泡炎程度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开始2周内达到一个高峰,随后仍旧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状态,从28 d达到或者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盐酸组纤维化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始终未超过博来霉素组;第42 d时高浓度和中浓度盐酸组与博来霉素组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浓度盐酸组纤维化程度与高、中浓度组相比,早期没有显著差异,自42 d起与高浓度盐酸组有明显差异(P<0.05)。高、中浓度盐酸组肺组织HYP含量自14 d起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未超过博来霉素组;高浓度盐酸组HYP含量在第42 d与博来霉素组无明显差异,中、低浓度盐酸组HYP含量始终低于博来霉素组(P均<0.05)。盐酸组肺组织TGF-β1mRNA在28 d时达到博来霉素组水平,至42 d时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盐酸组TGF-β1表达水平从42 d起与博来霉素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性酸吸入可引起大鼠肺纤维化,比传统的博来霉素造模方法更符合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 陈石张德平
- 关键词: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盐酸博来霉素
- 唑来膦酸联合培美曲塞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疗效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60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唑来膦酸组30例,对照组30例。唑来膦酸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对照组为单纯培美曲塞方案化疗。结果两组肺部原发病灶有效率,唑来膦酸组有效率(CR+PR)16.7%,疾病控制率(CR+PR+SD)60.0%;对照组有效率(CR+PR)13.3%,疾病控制率(CR+PR+SD)53.3%。总体平均生存期7.5个月(2~17个月),中位生存期唑来膦酸组7个月,对照组6个月。骨病灶控制唑来膦酸组的有效率(CR+PR)40.0%,控制率(CR+PR+NC)83.3%,而对照组有效率13.3%,控制率36.7%。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转移疼痛缓解率唑来膦酸组79.2%,对照组45.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疗对NSCLC骨转移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提高化疗疗效,是一种较佳的值得推广的临床选择方案。
- 陈石李田葛海波
- 关键词:唑来膦酸培美曲塞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 肿瘤坏死因子α-863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863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研究56例吸烟COPD患者、64例吸烟正常对照组的TNF-α-863位点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1)吸烟COPD组在-863位点上的C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吸烟非COPD组(P<0.05)。(2)重度、极重度COPD组在该位点的C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轻中度COPD组(P<0.05)。在COPD组中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有着更高的第1秒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体重指数(BMI)(P<0.05)。(3)吸烟COPD组携带CA基因型的患者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于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P<0.05)。(4)吸烟COPD组的BMI[(22.0±3.1)kg/m2]较吸烟非COPD组[(24.5±3.7)kg/m2]低,重度、极重度COPD组BMI[(21.2±3.0)kg/m2]较轻中度COPD组[(23.3±3.3)kg/m2]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863位点A等位基因的发生对COPD患者是一个保护性因素。低BMI与COPD关系密切,BMI可能成为预测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 毕书婷陈石葛海波李田姚欣黄茂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基因多态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纤维化相关性初步探讨
- 2010年
- 目的研究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并与博来霉素致纤维化比较。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高浓度盐酸组、中浓度盐酸组和低浓度盐酸组,每组24只。博来霉素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诱导纤维化,盐酸组每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盐酸1次,正常对照组每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次。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及42天随机处死6只,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用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半定量测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盐酸组肺泡炎程度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8d达到或者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盐酸组纤维化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沪〈0.01或0.05),但始终未超过博来霉素组(P〉0.05)。盐酸组肺组织的TGFβ1 mRNA在28d时达到博来霉素组水平,至42d时全面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高、中浓度盐酸组CTGF表达高于正常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滴注次数增加及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本实验反映经常性胃食管酸反流引起的酸吸入与肺纤维化相关。
- 陈石张德平
- 关键词:肺纤维化胃食管反流病盐酸博来霉素
- 纤支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27例的诊断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使用电子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诊断胸腔及胸腔积液疾病(包括血胸、脓胸、胸腔积液)。方法纤支镜进行胸腔积液诊断27名患者。结果电子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在诊断这些疑难胸腔积液患者可活检帮助诊断,又可治疗。结论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置入电子纤支镜诊断疑难胸腔积液,十分简单、有效、微创,同时有较高的效费比。
- 费忠亭陈石
- 关键词:胸膜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