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图农 作品数:84 被引量:511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叙事治疗对情绪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和价值观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叙事治疗对情绪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和价值观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确诊的情绪障碍儿童35例,对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实施叙事治疗,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比较治疗前后家庭环境的变化。结果完成治疗28例。治疗后FES—CV在亲密度、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等5个因素评分[分别为(6.89±2.56)分、(5.54±1.35)分、(4.75±2.07)分、(4.07±2.65)分、(3.68±1.77)分]高于治疗前[分别为(4.21±3.21)分、(4.68±1.51)分、(3.50±2.12)分、(2.50±2.32)分、(2.50±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泸〈0.05);在矛盾性上评分[(2.75±2.44)分]低于治疗前[(5.25±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和父母价值观都发生积极改变。结论叙事治疗可以使儿童情绪障碍家庭环境和价值观产生良性的改变。 赵兆 杜文东 陈一心 陈图农 吴丹丹 李沙沙 顾思梦关键词:叙事治疗 情绪障碍 儿童 家庭环境 价值观 社交焦虑大学生对面容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试验情景下不同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对威胁性面容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方法根据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上的得分从500名大一学生中筛选出23名高分组被试和24名低分组被试,并将被试随机分入威胁性(预先被告知要发表演讲)和非威胁性试验情景,完成点探测试验,记录注意偏向得分(ABS)。结果在威胁性试验情景下,社交焦虑高、低分组被试的ABS分别为(-2.63±1.83)ms、(0.42±1.36)ms,差异有显著性(t=4.641,P=0.000);在非威胁性试验情景下,社交焦虑高、低分组被试的ABS分别为(-0.41±1.56)ms、(0.47±0.67)ms,差异无显著性(t=1.732,P=0.106)。社交焦虑个体在威胁性、非威胁性试验情景下的ABS分别为(-2.63±1.83)ms、(-0.41±1.56)ms,差异有显著性(t=3.122,P=0.005);而低分组被试在威胁性、非威胁性试验情景下的ABS分别为(0.42±1.36)ms、(0.47±0.67)ms,差异无显著性(t=0.124,P=0.903)。社交焦虑和试验情景的交互作用对注意偏向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6.881,P=0.012);社交焦虑和试验情景的主效应因素均差异有显著性(F=20.429,P=0.000)、(F=6.413,P=0.015)。结论社交焦虑大学生回避威胁性面容表情图片,而且在威胁性试验情景下,这种回避倾向更为明显。 江国栋 陈图农 张宁关键词:社交焦虑 大学生 MMPI对性变态犯罪嫌疑人的测试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性变态犯罪嫌疑人的病理心理倾向。方法 用 MMPI对 2 1例性变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试 ,并与 2 1例无精神疾病的犯罪嫌疑人的 MMPI进行对照。结果 性变态犯罪嫌疑人的 MMPI多项分量表的中国 T分在 60分以上。结论 性变态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明显偏离正常。 黄云 陈图农 韩臣柏关键词:MMPI 性变态 犯罪嫌疑人 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编制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inclination questionnaire,CSI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450名大学生中初测,确定34个条目的正式问卷。随机抽取798名江苏省在校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结果:问卷共4个因子,分别为:抑郁水平、自杀认知、自杀准备和绝望感,共解释方差61.79%。总问卷和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92-0.71之间;问卷总分和各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99-0.84之间。问卷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抑郁分量表(MMPI-D)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郑爱明 陈图农 朱婷婷 傅宏关键词:自杀倾向 大学生 问卷 精神分裂症患儿与正常儿童洛夏测验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儿童的洛夏反应特征。方法:13~15岁精神分裂症住院儿童每年龄组30名分别与同年龄正常儿童30名在洛夏反应的25个指标上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儿童反应总时间、形状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儿童。此外,精神分裂症儿童在部分反应部位、部分决定因素以及反应内容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儿童的洛夏反应特征有别于正常儿童。 陈图农关键词:儿童 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2012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关系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68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36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父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母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孤独症患儿父亲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8,P>0.05),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两组父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两组母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焦虑=-0.667;t回避=-0.968,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无差异。 邹冰 王明春 陈图农 柯晓燕 詹明心 陈一心关键词:孤独症 父母 依恋 儿童 江苏省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自我成长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目的:为促进心理咨询员从业人员的自我成长,完善他们在取得职业资格后的管理模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74人,分为研究组46人(A 组),对象是已获职业证书者;对... 陈一心 桑志芹 郭亨杰 谭顶良 陈图农关键词:心理咨询 随机抽取 文献传递 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索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方法:对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患儿(患者组)与6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填写儿童情况调查表,并分别进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SI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BRS)及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伴感觉统合失调的占95·0%,而对照组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仅占3.3%;患者组与对照组的感觉统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程长短不同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严重度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智力水平与感觉统合失调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是否诊断为儿童孤独症与CBRS总分、本体感、母孕期有无高危因素、既往有重大疾病史、有无窒息史、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儿童孤独症患儿普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在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个别化训练的同时应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焦公凯 王伟勇 张志珺 邹冰 柯晓燕 陈一心 王民洁 王晨阳 陈图农 林节关键词:儿童孤独症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研究 被引量:28 2021年 目的:基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人格替代模型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跨时间的稳定性与变化性。方法:3所高校2258名大学生在基线时接受DSM-5人格特质评估量表(PID-5)测试,间隔一年半时间一半被试再次接受PID-5测试。通过等级稳定性、平均水平变化、可信变化指数及人格剖面图稳定性分别从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评估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性。结果:追踪一年半时间内,群体水平:大学生DSM-5人格平均等级稳定性为0.53,平均水平变化效应量d介于0.00~0.12;个体水平:人格5维度发生的可信变化介于2.4%(心理病态)~10%(负性情感),人格5维度总体剖面稳定性为0.63。结论:人格呈现中度的等级稳定性,一年半时间内的变化程度很小,追踪时间内的人格稳定性与变化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高瑜 陈图农 徐成 刘苏佳 郑鹏关键词:稳定性 听障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听障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ik list,CBCL)对江苏省不同地区267名4~16岁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听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67名听障儿童中,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7.34%,其中男生30.87%,女生22.88%。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6~11岁组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照顾者和学习能力影响较大。改善听障儿童行为问题,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以便提供更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 苍旸天 陈图农关键词:儿童 听力障碍 儿童行为量表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