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泓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特征、模式及地理要素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独特的人文表现有规律地分布于各地区,其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自然三个层次组合形成,是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与地理要素有辩证逻辑关系。地理要素复合体内涵发生变化,导致国家、地区、聚落之间或内部建筑文化地理特征产生差异,并以此为支撑形成建筑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化、扩散主要来自黄河长江流域社区经济基础的嬗变及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部分来自外域文化的影响。
- 陆泓王筱春王建萍
- 关键词:建筑模式地理要素
- 娜允傣族古城、建筑文化地理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笔者经过数年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中国傣族古城聚落地理,归纳傣族古城的指标体系,有如下结论:娜允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傣族历史文化古城。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典礼制建筑。娜允是为世界提供历史悠久、已经消亡的华夏傣族土司文化最真实的特殊见证。娜允傣族建筑文化品类完整,文化脉络清晰,是傣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向世界展示了娜允傣族社会近七百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质。应该积极保护娜允古城,使其成为世界了解傣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 陆泓王筱春朱彤
- 关键词:建筑文化傣族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古城地理特征文化脉络
- 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运用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建筑文化与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近 10年的研究和几万公里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赋予建筑文化体系特征的要素为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当要素某因子与其它因子关系发生变化并起主导作用时 ,赋予建筑文化区域支系特征。
- 陆泓陆浩
- 关键词: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建筑文化
- 云南西盟大马撒佤族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运用地理学、民族学、建筑史学、考古学等知识 ,以大马撒佤族父系原始社会末期传统建筑文化为例 ,剖析佤族传统意识形态对建筑文化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大马撒佤族建筑文化受“猎人头”宗教影响 ,以特有的建筑语言 :木鼓房、大房子、鬼林、牛尾巴桩、老母猪石、牛角杈桩展现他们的世界观。并揭示其建筑语话的社会功能 :加强全寨凝聚力 ,威慑敌对部落和外族 ,捍卫生存权力。佤族部落建筑文化特征与地理环境要素有逻辑关系。
- 陆泓王筱春朱彤
- 关键词:佤族文化
- 云南孟连土司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元代勐卯王室罕叭法率领其部落由勐卯迁徙到孟连,途经西盟与大马撒佤族酋长和亲 结盟,从元代至民国年间孟连土司守土保民,勤守贡职,中央政府一直承认其世袭。从某种意义上说,没 有孟连土司就没有孟连的历史。其在守卫孟连、传播文化,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政治、经济联系,促进民族 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随着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必然走向消亡。土司制度 的历史如今仍是中华民族汲取国家统一方略的思想宝库的重要内容。
- 陆泓王筱春朱彤
- 大马撒寨佤族鸡骨卜文化地理考察
- 2008年
- 通过对西盟县大马撒佤族鸡骨卜文化的实地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大马撒佤族鸡骨卜文化是阿佤山区佤族占卜文化的地区表现。祭司可以鸡股骨、竹签为介质,将竹签插入鸡股骨上的小孔,形成鸡骨卦,祭司根据卦形占卜凶吉。佤族祭司释卦语话自成体系,世代承传,各不相属。以此形成聚落特征。大马撒佤族鸡骨卜有一套传统的仪轨,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佤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佤族鸡骨卜文化与华夏远古占卜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是华夏占卜文化的原始遗孑。当华夏占卜文化主流发展形成为八卦占卜文化时,佤族占卜文化仍保持早期的原始形态,这为研究华夏早期八卦占卜文化的起源提供了特有的参照点。所以佤族鸡骨卜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应该加以深入研究。
- 陆泓徐旌康晓峰
- 关键词:佤族
-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地理特征、模式与地理要素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我们尝试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寻求地理学的解释: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以独特显赫的人文表现立于世界园林之首。其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自然三个层次组合形成,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园林文化模式与地理要素有因果关系,地理要素复合体内涵的变化,导致地区之间或内部园林文化模式产生差异,且以此为支撑形成园林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化、扩散主要来自黄河长江流域经济基础的嬗变与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所以黄河长江流域园林文化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其表现形式和内容趋向一致。
- 陆泓陆帅杨立武
- 关键词:园林文化地理特征地理要素
- 吴哥建筑文化地理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我们运用地理学的方法描述和解释吴哥建筑文化,吴哥建筑文化的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与自然环境关系3个层次组合而成,与吴哥时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因果关系,是印度传统宗教建筑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吴哥建筑文化模式的产生、演化、形成,主要来自吴哥时期社会经济基础的嬗变及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部分来自外域文化影响。
- 陆泓陆帅
- 关键词:建筑文化吴哥地理特征
- 迁糯佛寺建筑文化地理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迁糯佛寺位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谷县)境内,距县城65公里。该寺始建于清乾隆43年(1778年),经历代营修保存尚好。佛殿坐西朝东,山门坐北朝南,经堂在佛殿右前方,于西边开小门楼,
- 陆泓陆帅朱海礁
- 关键词:地理特征佛寺山门门楼
- 泰国清迈、清莱佛教建筑文化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我们通过考察泰国清迈、清莱佛教建筑文化和资料分析有如下结论: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内容和层次的表现。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集中表达和包含了泰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泰国的政治体制。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泰民族在南传佛教浸润下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于建筑文化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泰民族吸收中国、印度、欧洲文化的积极进取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佛教建筑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关联。
- 陆泓王万英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