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晓洁
-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角膜内皮炎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炎的发病原因 ,证实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 ,阐述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①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患眼房水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眼房水细胞中和小梁组织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②用角膜内皮镜检查患眼愈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改变。结果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2 0只眼房水 ,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 6 0 0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4只眼房水涂片 ,荧光抗体阳性率为 2 8 6 % ;1只眼的小梁组织切片检测荧光抗体亦呈阳性。角膜内皮镜检查 10只患眼 ,表明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细胞异形性比率增高。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是角膜内皮炎的主要感染原。感染的主要部位在角膜内皮细胞 ,也可同时感染虹膜睫状体和小梁网。该病特有的临床表现有别其他眼病。
- 闵晓洁孙洪臣范松涛刘波刘玉莲王岳秀
- 关键词:角膜内皮炎眼房水单纯疱疹病毒角膜内皮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多聚酶链反应
- 端粒酶活性表达的调控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闵晓洁周庆军董晓光王宜强谢立信
- mTERT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水平是否有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建立高氧诱导新生血管小鼠动物模型:选取7 d龄balb/c新生小鼠2...
- 闵晓洁周庆军董晓光
- 文献传递
- 深低温冷冻保存角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验证二甲基亚砜 (DMSO)是否是目前最好的角膜冷冻保护剂 ,探讨乙醇可否替代DM SA。 [方法 ]16只新鲜兔角膜随机分为DMSO组和乙醇组。将角膜于 4℃分别浸入浓度递增的两组保护液中 ,冷平衡后 ,按 1.5~ 2℃ /min的速度降温至 - 30℃后 ,再以 5℃ /min的速度降温至 -80℃ ,然后 ,将标本瓶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角膜 5d。取出后置于 5 0℃流动的热水中快速复温 ,脱保护剂。每组各取 6只角膜 ,经锥兰 -茜素红染色后 ,用光学显微镜计数并计算每只角膜平均内皮细胞存活率 (ESR)。另 2只角膜 ,用 2 .5 %戊二醛溶液固定 ,分别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DMSO组和乙醇组平均ESR分别为 (96 .18± 2 .4 9) %和 (92 .5 5± 6 .2 4 ) %(P <0 .0 5 )。扫描电镜下 ,DMSO组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角形 ,细胞完整似新鲜角膜 ,细胞间隙稍宽。乙醇组角膜内皮亦呈六角形 ,但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透射电镜显示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均有线粒体肿胀 ,内质网扩张及胞质内空泡形成 ,但乙醇组改变更明显。 [结论 ]本研究提示乙醇对角膜冷冻保存有一定效果 ,但尚不如DMSO。
- 闵晓洁孙洪臣
- 关键词:角膜显微镜
- micro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7a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let-7a inhibitor,分别上调和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并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cro RNA let-7a能够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 RNA 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 秦宇赵江月闵晓洁罗文婷李晶吴欣蔚刘佳阎启昌张劲松
- 关键词:MICRORNA细胞凋亡白内障
- TERT基因siRNA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小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小分子干扰RNA (siRNA)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TERT siRNA重组质粒psiren-mTERT-1和阴性对照...
- 闵晓洁董晓光周庆军刘廷谢立信
-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干扰RNA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
- TERT基因siRNA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TERTsiRNA重组质粒pSIREN—mTERT-1和阴性对照质粒pSIREN—mTERT—N。选择7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为基因治疗组、阴性质粒组、高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前3组置于75%±2%高氧环境中生活5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中。于第12天出氧舱时,分别向基因治疗组、阴性质粒组两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上述两种质粒。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氧环境中饲养。高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予玻璃体腔注射。第19天用2%Evens蓝灌注进行视网膜铺片,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反转录-PCR及Real—timePCR检测各组间TERTmRNA和新生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组织切片观察并计数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显示,基因治疗组整个视网膜血管分布网基本正常,走形较自然,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的新生血管丛及大片荧光渗漏,只在视网膜中周部及周边部见少许荧光渗漏,但较阴性质粒组及高氧对照组明显减少。阴性质粒组及高氧对照组视网膜血管紊乱,中周部血管迂曲,伴大片荧光渗漏。RT—PCR及实时PCR显示基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TERTmRNA表达为0.56±0.32,明显少于阴性质粒组及高氧对照组(P〈0.05)。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基因治疗组仅见1处新生血管芽,偶见突出内界膜的细胞核;阴性质粒组及高氧对照组见散在突出内界膜伸向玻璃体腔的血管芽,内界膜下出现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光镜下观察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基因治疗组(14.62±1.70)较阴性质粒组(32.38±7.50)及高氧对照组�
- 闵晓洁董晓光周庆军刘廷银红梅谢立信
- 关键词:端粒小分子干扰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 microRNA let-7a调控Caspase家族影响白内障发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靶向调控Caspase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7~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标本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我院眼科眼库提供的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let-7a可能调控的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let-7a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inhibitor,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并检测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3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Caspase家族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可能为let-7a的靶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et-7a的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升高。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升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降低;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let-7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Caspase家族成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 秦宇张劲松闵晓洁罗文婷李晶赵江月
- 关键词:微小RNACASPASE家族白内障
- TERT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与Bcl-2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模型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的动态表达以及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关系,验证TERT对RNV形成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生后7d龄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高氧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高氧模型组置于体积分数75%±2%高氧环境中生活5d,然后正常氧环境中饲养。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环境中饲养。于生后19d、24d、27d、30d,用20g.L-1伊凡思蓝灌注进行视网膜铺片,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RT-PCR检测各组生后19d、24d、30d TERTmRNA的表达变化及生后19d各组Bcl-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灌注铺片显示,高氧模型组生后19d RNV最多,生后21-30d RNV逐渐减少。RT-PCR显示高氧模型组小鼠视网膜TERT mRNA灰度比值19-30d逐渐减少,生后19d(1.03±0.07)与30d(0.5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2,P=0.010);生后19d,高氧模型组Bcl-2mRNA灰度值为1.25±0.1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48±0.26(t=4.505,P=0.011)。结论TERT基因对RNV形成起重要调控作用,RNV的形成可能与抗凋亡基因Bcl-2高表达有关。
- 闵晓洁周庆军刘廷董晓光谢立信
- 关键词:BCL-2端粒酶逆转录酶视网膜新生血管凋亡
- SERPING1基因rs2511989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英文)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典通路SERPING1基因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PubMed、Cochrane、Embase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使用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评价SERPING1 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易感性的关联程度,同时对入选文献异质性,敏感性以及发表偏倚等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5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8657例AMD患者,对照组5393例。各个遗传模型中均未发现SERPING1基因多态性与AMD发病具有相关性。(显性模型:OR=0.960,95%CI:0.918~1.003,P=0.009;隐性模型:OR=0.898,95%CI:0.791~1.019,P=0.035;共显性纯合模型:OR=0.881,95%CI:0.770~1.008,P=0.003;共显性杂合模型:OR=0.962,95%CI:0.917~1.010,P=0.050)。但进一步研究发现SERPING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血管型AMD显著相关。(显性模型:OR=0.691,95%CI:0.547~0.872;共显性纯合模型:OR=0.661,95%CI:0.450~0.971;共显性杂合模型:OR=0.754,95%CI:0.589~0.964)。亚组分析未发现种族与国家对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有影响。结论:通常情况下SERPING1 rs2511989基因多态性与AMD无相关性,但在新生血管类型AMD可能与其存在相关性。期待更多研究来证实该假说。
- 秦宇赵江月潘春树何雪菲闵晓洁王明武阎启昌吴迪李晶吴欣蔚张劲松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