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桃 作品数:47 被引量:2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学 更多>>
绝经前后妇女颈动脉斑块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绝经时期妇女的颈动脉斑块情况,探讨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就诊的患者中,纳入40~55岁、有子宫及至少一侧卵巢、从未接受过绝经激素治疗的妇女,共224例,按照STRAW+10分期法,分为生育晚期组(53例)、围绝经期组(70例)、绝经后期组(101例)。彩色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分为正常组(164例)、IMT增厚组(27例)、斑块形成组(33例)。比较各组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基本情况;比较不同生殖衰老阶段组的颈动脉异常情况;分析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育晚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3组的BMI、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绝经后期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于前两组[1.41(1.14~1.95)与1.04(0.77~1.50)、1.21(0.87~1.55)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于前两组[1.40(1.26~1.69)与1.55(1.36~1.88)、1.47(1.31~1.86),P﹤0.05]。虽然绝经后期组的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比例[16.8%(17/101)和15.8%(16/101)]高于生育晚期组[7.6%(4/53)和13.2%(7/53)]和围绝经期组[8.6%(6/70)和14.3%(1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围绝经期组中不稳定斑块的比例[70.0%(7/10)]高于生育晚期组[14.3%(1/7)]和绝经后期组[25.0%(4/1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有舒张压、年龄和LDL升高,OR值分别为14.397、4.948和3.209;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有TG、年龄和LDL升高,OR值分别为4.375、3.979和3.575(P值均﹤0.05)。结论随着绝经进展,妇女的TG和HDL等血脂指标水平发生改 周梦 郭雪桃 丛新茹 杨嘉琦 韩超关键词:绝经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血中西医结合止血的方法。方法:68例青春期功血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雌激素加中药失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雌激素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出血完全停止的时间,激素用量,用药的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控制出血时间、出血完全停止的时间、激素用量、用药的副反应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合并重度贫血能起到止血的目的,但存在激素用量大、胃肠反应重、止血不够迅速、不能长期使用等缺点,加用中药治疗可以更快、更好的止血,减少激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副反应,病人的顺应性提高,使青春期功血得到更好的治疗。 郭雪桃关键词:青春期功血 雌激素 失笑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育龄期伴高雄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总结育龄期伴高雄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断为PCOS的育龄期患者342例(所有患者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年龄19~34岁,纳入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性激素、血脂、血糖、胰岛素释放等代谢指标,根据是否有高雄激素血症和(或)体征分为高雄激素组和非高雄激素组,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代谢指标的差异。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等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342例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体征检出率分别为46.8%(160/342)、26.3%(90/342),高雄激素组与非高雄激素组胰岛素抵抗检出率分别为97.6%、99.2%,2组腰围、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提示腰围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为2.968;体质量指数、腰围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424,0.068。结论 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检出率几乎100%,伴高雄激素PCOS患者腹型肥胖风险增加,排卵障碍风险增加可能与LH/FSH比值增加有关,而代谢异常与雄激素水平关系不密切。伴高雄激素PCOS胰岛素抵抗与腹型肥胖、肥胖有关。 杨嘉琦 郭雪桃 周梦 韩超 薛丽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 胰岛素抵抗 代谢障碍 达到峰值骨量前后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接受4年激素替代治疗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达到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前后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进行4年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病历完整且接受HRT治疗4年以上的POI患者67例。按是否达PBM年龄分为≤30岁34例,>30岁33例,治疗方案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包括周期序贯和连续序贯,观察治疗前、治疗1年、2年、3年、4年期间左侧股骨颈、左侧髋骨、腰L1、总腰椎的骨密度,分析并比较各部位骨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左侧髋骨、腰L1骨密度存在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只具有时间效应(P<0.05);总腰椎骨密度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岁组患者左侧股骨颈、左侧髋骨、腰L1及总腰椎骨密度均随治疗时间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患者腰L1及总腰椎骨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左侧股骨颈、左侧髋骨骨密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到PBM前比达峰后患POI对骨代谢的影响更明显。POI患者接受HRT期间骨密度均显著增加。在达到PBM前POI患者接受HRT比达峰后治疗骨密度增幅更大、疗效更好。 续晓蓓 郭雪桃 王叶叶 解富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 骨密度 峰值骨量 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绝经相关特征的调查 被引量:53 2013年 目的调查中国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的绝经相关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对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共有1641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进入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分别为(47±4)、(46±4)和(49±3)岁。78.43%(1287/1641)的患者在绝经过渡期存在绝经相关症状,以轻、中度为主;最常见的5种绝经相关症状是乏力(71.48%,1173/1641)、易激动(68.68%,1127/1641)、失眠(67.65%,1110/1641)、骨关节和肌肉痛(64.11%,1052/1641)及潮热(57.90%,950/1641)。在绝经过程的不同亚阶段,出现绝经相关症状的程度不同,以绝经过渡期晚期和绝经后期最为明显,出现中、重度绝经相关症状者分别占59.1%(189/320)和51.1%(291/570)。76.5%(750/981)的患者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绝经相关症状,17.5%(172/981)的患者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6.0%(59/981)的患者在绝经后才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在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激素补充治疗的知晓率达56.39%(733/1300),信息来源主要是妇产科医师,占54.08%(703/1300)。结论到医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患者大部分有绝经相关症状,但以轻、中度为主;尽管大多数妇女是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绝经相关症状,但仍有一部分妇女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 陈蓉 郁琦 徐克惠 谢梅青 雷小敏 任慕兰 阮祥燕 丁岩 符书馨 杨欣 林元 王惠兰 吴宜勇 张绍芬 郭雪桃关键词:绝经期 绝经后期 入睡和睡眠障碍 关节痛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子宫内膜(观察组)148例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进行研究,并设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7名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无芳香化酶P450表达,观察组芳香化酶P450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45%、7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典型组与癌变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P450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增殖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组织学异型性与阳性表达率增高有关;提示芳香化酶P450可能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的促进因素之一。 郭雪桃 梁建芳 郑绘霞 肖虹 杨琴 白淘关键词:子宫内膜增殖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芳香化酶P450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成要平郭雪桃李翘竹我们于1995年1月开始采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并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1995年1月至7月... 成要平 郭雪桃 李翘竹关键词:晚期妊娠 药物引产 米索前列醇 具有分泌性激素功能的50例卵巢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具有分泌激素功能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类疾病常见的内分泌症状,为深入认识此类肿瘤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2年间临床表现具有妇科内分泌功能异常,诊断为卵巢肿瘤的病... 孙爱军 郭雪桃 何方方 郁琦 郎景和文献传递 不同年龄段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对骨密度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接受1年激素替代治疗(HRT)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10月至2020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为POI的患者,病历完整且接受HRT治疗1年以上患者98例。按骨量积累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组:≤20岁组32例,21~30岁组33例,31~40岁组33例。治疗方案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包括周期序贯[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2 mg/1 mg)、戊酸雌二醇加黄体酮(2 mg/100 mg)、结合雌激素加黄体酮(0.625 mg/100 mg)]和连续序贯[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1 mg/10 mg或2 mg/10 mg)],观察治疗前后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及总腰椎骨密度及Z值,分析并比较各年龄段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1)≤20岁组和21~30岁组:治疗后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及总腰椎的骨密度及Z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1~40岁组患者腰L1及总腰椎治疗后的骨密度及Z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股骨颈、髋骨与治疗前相比,仅Z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P=0.015;t=2.355,P=0.025),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增幅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82;t=1.955,P=0.059)。各年龄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及Z值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1)骨密度:3个年龄组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总腰椎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幅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Z值:3个年龄组左侧股骨颈、腰L1、总腰椎治疗后Z值的增幅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6,P=0.002;F=13.082,P<0.001;F=12.913,P<0.001);仅左侧髋骨三组间治疗后Z值增幅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76,P=0.074)。治疗前后骨量异常率[Z≤-2.0(低骨量)]比较:(1)≤20岁组:左髋、总腰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30岁 续晓蓓 郭雪桃 王叶叶 解富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 骨密度 峰值骨量 口服天然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2012年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DUB)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致无排卵.子宫内膜无孕激素拮抗发生增生改变,出现临床无排卵型DUB表现,严重者可致子宫内膜癌变。主要治疗是孕激素拮抗。临床常用的孕激素制剂有化学合成和天然两大类,天然孕激素制剂既往无口服剂型,注射用药会造成患者诸多痛苦和不便。 杨子芬 王引凤 刘超 刘会平 郭雪桃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口服剂型 安全性评价 黄体酮 孕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