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发
-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对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的临床治疗及应用研究
- 李钊伟曹志强王涛唐保明张鹤令郭启发韩杰卢仲琳袁桂花贾莹
- PRP治疗慢性骨髓炎难愈合伤口具有以下优点:含大量纤维蛋白,为组织修复提供支架并收缩创面;胶状敷于伤口利于伤口愈合;使生长因子长时间局限于伤口,发挥最佳协同作用;能抑菌抗炎;采用自体PRP,不引起排斥反应与疾病传染;能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髓炎
- 青海地区慢性骨髓炎的现状及相关治疗对策的应用研究
- 王涛曹志强胡一博文博久道张鹤令郭启发李振任荣马建文
- 项目组经过对8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给予改良新技术治疗后,行术后复发率的统计与分析,与国内由武亮等人行传统手术(开窗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25例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数据显示改良新技术对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显著的意...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髓炎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急诊处理
- 1999年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和关节的损伤。为防止感染,保证这类病人的伤口Ⅰ期愈合,肢体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则对受伤部位皮肤的覆盖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自1986年—1998年共收治大面积皮肤损伤病人33例。根据皮肤损伤的部位...
- 赵希唐曹志强郭启发米明珊
-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急诊皮肤修复皮肤移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背景: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培养、分离等技术的发展使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创伤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4只。所有大鼠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另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制备健康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实验组大鼠,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3,4,8,12周提取两组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荧光定量RT-qP CR方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和CD44的表达,采用Transwell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痂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1)第2,3,4周,实验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D44 mR 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第2,3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第3,4,8,12周,实验组骨痂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外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股骨骨折大鼠体内可使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及骨折部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强,从而促进大鼠骨折愈合。
- 郭启发李光任荣李凌伟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创伤性骨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愈合神经生长因子
-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被引量:5
- 2018年
- 背景: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主要修复方法,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单靠钉棒系统固定容易脱位,椎体松动发生率高,不能达到有效坚强内固定效果。目的:试验拟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以增加椎体稳定性,使固定物更加牢固,更有利于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方法:纳入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13例,年龄65-70岁,性别不限,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进行修复,随访时间为术后4,14个月。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术前,术后4,14个月目测类比评分、腰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滑脱距离和角度比较,术后4,14个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椎体融合成功率、腰椎再次滑脱发生率。试验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QHY023G)。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10月,试验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2018年12月招募结束,2020年1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0年2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800015335),注册方案版本号1.0。讨论:试验主要观察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结果是否安全可靠。
- 任荣郭启发李钊伟李泽清唐保明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骨水泥椎间隙高度
- ilizarov外固定技术对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ilizarov外固定技术对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清创后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愈合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经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肢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所需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并骨不连,手术操作简便灵活,愈合恢复质量高且更为经济,适合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水平偏低的地区广泛开展和深入研究。
- 李光李长帅郭启发卢仲琳杜敏张元青李泽清
- 关键词:骨髓炎骨不连疗效评估
- 膝关节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MRI表现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6年
-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降解关节骨与软骨中的胶原、明胶、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大分子,破坏了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的平衡,是风湿性关节骨及软骨的破坏的重要原因。目的:检测了兔膝关节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分析了两者与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无骨关节炎表现的日本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采用前后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1,3,5与7周(各10只),进行MRI检查和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测定。结果与结论:(1)MRI检查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模型兔的软骨破坏日趋明显,MRI分级差异显著(P<0.05);(2)模型组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 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水平在造模后第3周最高(P<0.01),随后2周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第5周达到最高表达水平(P<0.01),第7周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3)各组软骨损伤的MRI分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R2=0.119,P=0.01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皆存在相关性(R2=0.466,P=0.037)。(4)结果说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及早期关节软骨破坏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早期骨关节炎患者的预测指标。
- 李光郭启发黄宁庆李凌伟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骨组织工程膝关节炎
- 酒精保存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郭启发
- 关键词:乙醇关节生物学
- 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患者,PipkinI型1例、II型6例,全部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切开复位钛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按照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5分。结论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 王涛张鹤令李钊炜曹志强郭启发
-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
- 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被引量:2
- 2007年
- 郭启发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