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乐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舞蹈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先秦、两汉乐舞交流考被引量:3
- 2004年
- 艺术在继承与发展中既有相对稳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同时也始终伴随着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是人类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先秦和两汉是中华民族乐舞艺术形成的基础阶段.不同乐舞元素的交流融合是这一基础形成的重要条件。中华文明两大发源地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乐舞交流即南北交流、中原腹地与周边民族和地区的交流是此期乐舞艺术交流的主要形式,战争和政治往来是乐舞交流的重要推动力。
- 郑永乐
- 关键词:先秦时期汉朝乐舞艺术
- 拂舞源流探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考辨,对拂舞产生的时代、原因提出了新的看法。笔者认为拂舞产生于三国东吴时期,早期表现白鸠鸟的情态,祈望农业丰收;晋朝后内容变得丰富庞杂,舞蹈表演规模庞大;齐梁拂舞雅化,艺术表现更精炼;隋朝收为宫廷舞蹈,唐宋后衰落。
- 郑永乐
- 关键词:源流
- 汉代抒情性即兴舞蹈的情境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根据史籍所载的汉代即兴舞蹈记录得出如下分析:其一,汉代主流社会尤其贵族阶层普遍具有舞蹈意识和习惯,舞蹈是人们在生活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当强烈的情感冲动产生之时;其二,汉代即兴舞蹈具有鲜明的悲苦情结,这种悲苦情结源自楚国的祭祀歌舞,楚国祭祀歌舞的悲苦情结又源自楚人普遍的生命忧患意识。
- 郑永乐
- 关键词:汉代即兴舞蹈
- 六朝吴歌西曲中舞蹈与舞辞考释
- 2018年
- 本文对《乐府诗集》收集的六朝时期吴歌西曲中的前溪舞、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襄阳乐、三洲歌、襄阳蹋铜蹄、采桑度、江陵乐、青骢白马、共戏乐、安东平、那呵滩、孟珠、翳乐、寿阳乐以及邯郸、大垂手、小垂手共二十个舞蹈及舞辞做了考释,由此推论六朝民间乐舞的繁盛,及其城市化与世俗化特征,并考察了六朝舞辞对后世独立的同题文学创作的重大与深远影响。
- 郑永乐
- 关键词:乐府诗集
- 中国古代舞蹈理论探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中国古代舞蹈理论散见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文献中,从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涉及到了舞蹈的本质、功能、接受心理、创作心理、风格、与相关艺术的关系、甚至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方面面都有科学深入的论述。
- 郑永乐
- 关键词:舞蹈理论教化功能音乐自然环境
-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
- 该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舞蹈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探究这一时期舞蹈发展的更多微观与宏观内容、舞蹈与文学的关系、舞蹈的文化角色等.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认为《诗经·颂》中不仅有《大武舞》辞,也有未曾被人发现的其他...
- 郑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