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绍荣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公元
  • 2篇史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需求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制度
  • 1篇中国史
  • 1篇中国史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环境
  • 1篇三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环境
  • 1篇史家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融合
  • 1篇吴越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
  • 1篇民族文化融合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篇邹绍荣
  • 3篇李小树
  • 1篇林国妮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十六国北朝史学与4-6世纪的民族文化融合
在时代的影响和史学自身发展的推动之下,魏晋南北朝史学呈现出“多途发展”的特征。在这个期间,作为以少数民族史学为主体的十六国北朝史学,经历了一个由微而显,由不完善到成熟的过程,且在4-6世纪的民族文化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邹绍荣
关键词:民族文化融合社会环境政治制度
公元3—6世纪秦陇史学区域发展探论
2008年
秦陇地区的史学具有久远的传统,从先秦到西汉,秦陇地区是史官与史家最为集中之地,诞生了杰出的史家,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史著。公元3—6世纪,在秦陇地区立国建号者大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因以史求治和宣扬"正统"等政治需求,使史学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对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秦陇史学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史家群体的官方色彩、史学活动的官方色彩、史著内容的官方色彩,构成当时秦陇史学的区域性特征。
李小树林国妮邹绍荣
公元3-6世纪中国史学区域发展研究——以巴蜀、秦陇、三晋、荆楚、吴越五地区为例
本文通过研究公元3-6世纪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区域的史学,旨在进一步考察这一时期区域史学的发展状况。基本观点是: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不同,私强官弱的巴蜀地区史学的区域特征是高度的本土化;受统治者高度重视的秦陇地区史学...
邹绍荣
关键词:人文环境
留名心理驱动下的汉晋树碑之风与史传写作被引量:1
2007年
在古代中国,与政治上的需要相比较,普遍存在的留名后世以图不朽的心理需求,是对史学发展更具“普遍意义”的推动力,这种心理需求自东汉起表现得日趋强烈。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之下,立碑述德渐成风气,史传写作也日趋增多。三国时期,虽曹魏政权一度有过禁碑之令,但树碑镌铭之风没有丝毫减退。两晋十六国时期,“书名竹帛”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好名”心态仍然十分普遍。南北朝时期,留名后世的愿望表现得更为强烈,但把史传的记述作为留名后世的一种依托,较之镌石勒铭更为普遍,这对史著的撰写和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李小树邹绍荣
关键词:心理需求
公元3~6世纪巴蜀地区史学的发展
2010年
巴蜀地区是一个具有明显共同特征的相对封闭、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公元3~6世纪,巴蜀地区的史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私家撰史上。从总体上看,当时巴蜀史学的基本状况是私强官弱,即主要以私人撰述为主,官方史学明显衰微,成绩较为有限。
邹绍荣李小树
关键词:史学史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