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丹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 目的 了解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提高儿童结核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年龄< 16岁255例结核病儿童临床资料,按人口学、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史、辅助检查及实验室结果统计分析...
- 尹洪云马俊邹丹凤肖和平张忠顺
-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连续收治的诊断为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4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胸腔积液的细胞分类,腺苷脱氨酶(ADA)、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胸部CT扫描特征;记录随访疗程中是否出现胸膜结核瘤,以及胸膜结核瘤发生的部位、个数,治疗方案是否调整、如何调整,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方案调整原因;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际疗程、胸膜结核瘤吸收变化的情况及最后的治疗转归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到疗程结束。结果415例患者中,并发胸膜结核瘤者209例(50.4%),中位年龄为29(23-39)岁,较未并发者的中位年龄[38(26-57)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P〈0.05)。并发胸膜结核瘤患者中使用非标化方案治疗者占42.6%(89/209),高于未并发者的29.6%(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P=0.006)。初治标准方案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药物者发生胸膜结核瘤的比率(32.5%,62/191)高于未并发者(21.2%,33/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30);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给予变更原方案强化治疗者98例,疗程结束时有90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91.8%);治疗方案未变更者104例,在疗程结束时有89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85.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05)。结论年龄较轻及治疗中使用非标准方案可能是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继续给予原强化方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可使大多数胸膜结核瘤获得明显吸收。
- 周柳青邹丹凤范琳
- 关键词:结核胸膜结核瘤病例对照研究
- 161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随访结果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MDR-TB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6—2008年痰液经BACTECMGIT 960系统快速培养为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MDR-TB住院患者161例,记录人口学资料、年龄分组、抗结核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时间、主要并存病及并发症、肺部病灶影像学改变等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结果及随访结果。通过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患者类型、是否使用二线药物、基线耐药种类和肺结核病情)。结果161例MDR-TB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45例(年龄15~87岁)。161例MDR-TB患者中,曾使用二线药物者108例(67.08%)。肺部病灶程度中度者45例(27.95%),重度者111例(68.94%)。MDR-TB化学治疗方案其中氨基糖苷类注射剂[包括链霉素(部分对链霉素敏感患者)及阿米卡星(95/161)]或多肽类注射剂[主要为卷曲霉素(34/161)]使用率占80.12%(129/161),口服氟喹诺酮类使用率占95.65%(154/161),丙硫异烟胺使用率占72.67%(117/161),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使用率占81.37%(131/161),吡嗪酰胺使用率占62.11%(100/161)。治疗结果显示:153例患者(失访8例)治愈45例(29.41%,45/153),死亡19例(12.42%,19/153),治疗失败89例。不同年龄组治愈比例为<30岁69.57%(16/23)、30~岁18.75%(15/80)、50~岁31.71%(13/41)、≥70岁11.11%(1/9)。是否使用二线药物、肺结核病情及年龄对MDR-TB治疗成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3,P<0.05;χ2=14.417,P<0.05;χ2=14.969,P<0.05)。结论年龄、是否使用二线药物以及肺结核病情对MDR-TB患者治疗成败有影响;MDR-TB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应积极研发作用强、毒性低的新一代抗结核药物,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发展和蔓延。
- 尹洪云何娅邹丹凤杨妍张青张忠顺乐军
- 关键词:结核结核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HIV/AIDS合并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HIV/AIDS合并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IV阳性结核病患者44例、同期住院的HIV阴性结核病患者42例和HIV阳性非结核病患者28例。对3组患者的T-SPOT.TB、血结核抗体试验及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SPOT.TB对HIV阳性患者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85.71%、90.00%、75.00%,其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阳性结核病组T-SPOT.TB灵敏度(81.82%)与HIV阴性结核病组T-SPOT.TB灵敏度(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但HIV阳性结核病组结核抗体检查的灵敏度(25.00%)明显低于HIV阴性结核病组(57.14%)(P<0.01)。HIV阳性结核病组中,T-SPOT.TB在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3种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中的灵敏度分别是71.43%、85.71%、88.89%,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T-SPOT.TB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HIV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灵敏度为62.50%,低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SPOT.TB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对T-SPOT.TB灵敏度有一定影响。
- 邹丹凤肖和平尹洪云
-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
- 163例儿童结核病类型及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15年
- 儿童结核病疫情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近期结核病疫情控制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的指标。2001--2010年全国14岁以下儿童结核病疫情显示儿童结核病报告率与成人基本一致,但是报告例数与WHO估计的我国儿童结核病发病例数差距较大。与成人相比,儿童结核病易被忽视,患儿年龄偏小,不易得到准确的主诉,易使病情延误,并且不利于病情判断。结核病患儿某些症状易被忽视如轻度咳嗽、低热等,痰标本检查阳性率较低,一般医务人员缺乏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导致儿童结核病诊断较困难。
- 尹洪云马俊邹丹凤肖和平
- 关键词:儿童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疫情结核病诊断病类疫情控制
- 血小板计数对判断肺结核病情的价值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外周血小板计数增高对结核病患者病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6月住院初治肺结核进展期80例(进展期组)、治疗后好转期43例(好转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9名(对照组)。采用血常规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同日送检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进展期组ESR及CRP分别明显高于好转期组(P=0.006 5,P=0.007 3);进展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者占41.94%,均值亦明显高于好转组及对照者(分别为P=0.001 4,P=0.0000);且血小板计数分别与ESR及CRP呈正相关。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升高,对判断病情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尹洪云冯永红邹丹凤肖和平
- 关键词:肺结核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 血小板计数对判断肺结核病情的价值
-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增高对病情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6月住院初治肺结核进展期80例、治疗后好转期43例及同期健康对照者89例.血常规细胞计数仪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同日送检...
- 尹洪云冯永红何娅邹丹凤杨妍张忠顺
- 关键词:肺结核血小板白细胞血沉CRP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