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专利

主题

  • 4篇电动
  • 4篇电动助力
  • 4篇电动助力转向
  • 4篇电动助力转向...
  • 4篇啮合
  • 4篇助力转向
  • 4篇助力转向系统
  • 4篇转向系
  • 4篇蜗杆
  • 4篇蜗轮
  • 3篇啮合间隙
  • 3篇汽车
  • 3篇壳体
  • 2篇电子控制
  • 2篇电子控制单元
  • 2篇舒适性
  • 2篇中心距
  • 2篇转矩
  • 2篇转向器
  • 2篇转向器壳体

机构

  • 9篇上海汽车集团...

作者

  • 9篇邵磊
  • 8篇殷古鹏
  • 8篇周中坚
  • 5篇郑虎
  • 5篇王明军
  • 4篇丰杰
  • 4篇谷彦东
  • 4篇肖寒松
  • 4篇陶喆
  • 4篇于俊玲
  • 4篇张艳
  • 4篇李杰
  • 4篇姜旭春
  • 3篇梁晋
  • 2篇杨辉
  • 2篇张成宝
  • 2篇张卫东
  • 2篇王凤丽
  • 2篇贾培峰
  • 2篇郁钧辉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以及包括其的车辆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以及包括其的车辆,属于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该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均包括助力调节控制模块,所述助力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设定驾驶转矩与电机助力转矩之间的比值、...
冯煜康殷古鹏周中坚陶喆郑虎肖寒松张艳邵磊杨辉王明军于俊玲梁晋
文献传递
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减速机构及汽车
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减速机构及汽车,其中,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外圈;开环的内圈,与所述内圈在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能够产生径向压紧力的弹...
丰杰殷古鹏张卫东姜旭春邵磊周中坚张成宝谷彦东徐亚张晓峰
文献传递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汽车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汽车,包括:转向器壳体,所述转向器壳体内设有蜗轮安装腔和蜗杆安装腔;蜗轮,安装于所述蜗轮安装腔;蜗杆,安装于所述蜗杆安装腔,所述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蜗杆轴向一端设有第一中心距调节机构,轴向另一端...
李杰姜旭春周中坚殷古鹏郁钧辉王凤丽谷彦东贾培峰邵磊
文献传递
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头、下连接头、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之间的组合弹性元件,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的齿嵌入组合弹性元件的齿槽中。
殷古鹏周中坚丰杰于俊玲梁晋郑虎肖寒松陶喆邵磊王明军张艳李杰
文献传递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以及包括其的车辆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以及包括其的车辆,属于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该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助力转向系统均包括助力调节控制模块,所述助力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设定驾驶转矩与电机助力转矩之间的比值、...
冯煜康殷古鹏周中坚陶喆郑虎肖寒松张艳邵磊杨辉王明军于俊玲梁晋
文献传递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汽车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汽车,包括:转向器壳体,所述转向器壳体内设有蜗轮安装腔和蜗杆安装腔;蜗轮,安装于所述蜗轮安装腔;蜗杆,安装于所述蜗杆安装腔,所述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蜗杆轴向一端设有第一中心距调节机构,轴向另一端...
李杰姜旭春周中坚殷古鹏郁钧辉王凤丽谷彦东贾培峰邵磊
文献传递
汽车转向管柱碰撞吸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管柱碰撞吸能机构,包括: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固连在转向管柱的调节支架上;调节支架,调节支架设置在上安装支架的两侧,调节支架通过螺栓与上护管的压缩支架连接;以及在上护管上还进一步设有一辅助支架,辅助支架...
殷古鹏周中坚丰杰于俊玲李杰肖寒松陶喆郑虎张艳王明军邵磊
文献传递
车辆及电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电机,该电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上的线束槽,所述线束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轴向端面上,所述线束槽沿径向贯穿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线束槽内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线束槽密封配合;位于所述密封塞上的供...
郑虎邵磊王明军黄成林张国伟
文献传递
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减速机构及汽车
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减速机构及汽车,其中,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外圈;开环的内圈,与所述内圈在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能够产生径向压紧力的弹...
丰杰殷古鹏张卫东姜旭春邵磊周中坚张成宝谷彦东徐亚张晓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