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希宾
- 作品数:1 被引量:9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产量和品质对灌浆期不同阶段低光照强度的响应被引量:97
- 2005年
- 在田间池栽条件下,分别于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Triticumaestivumcv.‘Jinan17’and‘Lumai21’)灌浆的前期(开花后1~10d),中期(11~20d)和后期(21~30d)进行了遮去50%光合有效辐射的试验,研究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生理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弱光条件下,光合物质生产均受到严重抑制,产量下降,容重降低;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减少、向子粒分配的比例低,但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升高,其中,子粒灌浆前期遮光升高的幅度最大。2)遮光后小麦子粒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升高,但麦谷蛋白升高的幅度大于醇溶蛋白,使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例升高,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也升高,粉质仪参数也显著提高;子粒灌浆前期或中期遮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则较小,子粒品质的形成与灌浆后期的光照条件关系更为密切。3)灌浆期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对改善品质有利,但以降低产量为代价,两个品种的小麦所表现出的趋势基本一致。
- 李永庚于振文梁晓芳赵俊晔邱希宾
- 关键词:小麦光照蛋白质淀粉光照强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大聚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