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贞贞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入侵
  • 3篇互花米草
  • 2篇植物
  • 2篇豚草
  • 1篇定殖
  • 1篇多样性
  • 1篇野生
  • 1篇野生植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遮荫
  • 1篇植物功能
  • 1篇植物功能群
  • 1篇入侵机制
  • 1篇入侵性
  • 1篇入侵种
  • 1篇生长性状
  • 1篇生物入侵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机构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麋鹿生态...

作者

  • 6篇李俊生
  • 6篇邓贞贞
  • 5篇赵彩云
  • 4篇赵相健
  • 3篇柳晓燕
  • 2篇宫璐
  • 1篇白加德
  • 1篇闫冰
  • 1篇齐月
  • 1篇付刚

传媒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农田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草剂的大量施用对其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归纳了其影响机制。除草剂的施用会使敏感植物减少,抗药性植物增多,从而改变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并使其趋同化,降低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以致植物功能群单一化,群落稳定性下降。除草剂的主要影响机制是杀死植物或改变其生长代谢、抗性、繁殖等,改变生境,并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产生协同影响。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影响程度不同,且不同物种间、不同群落间的响应也存在差异。我国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持续增长,应加强除草剂对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重视除草剂使用历史记录和野生植物的长期监测,以及除草剂使用规范和相关政策法律研究,更好地保护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齐月李俊生闫冰邓贞贞付刚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群
繁殖体压力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定殖和种群维持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从北京门头沟收集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种子,在北京顺义区休耕地上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实验。通过引入不同数量的豚草种子:5、10、20和40粒·m^(-2),研究不同繁殖体压力对入侵初期豚草出苗、定殖和种群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繁殖体压力大小对豚草成功定殖样方比例有显著影响,其中繁殖体压力达到20粒·m-2后所有样方均成功定殖且第二年种群继续扩大;种子引入第二年样方内豚草幼苗数和定殖植株数均显著高于第一年(P<0.05);第一年有1~3株豚草成功定殖的样方即可基本满足第二年豚草种群的维持,第二年成功出苗5~237株,定殖4~97株。以上结果表明,小批量豚草种子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且传入种子数量越多,风险越大;豚草在只有少数几株成功定殖的情况下就有极大可能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满足种群的维持和扩张。因此,在豚草的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豚草种子的检疫,并且重视豚草新分布区零星植株的及时清除。
邓贞贞赵相健赵彩云李俊生
关键词:豚草外来入侵种定殖
不同纬度地区互花米草生长性状及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互花米草是我国沿海潮间带分布面积最广的入侵植物,研究不同纬度地区间互花米草的生长特征和适应对策有助于揭示该植物对大范围异质生境的入侵适应机制=对我国沿海10个省市26个地区互花米草生长情况的调查发现:1)不同地区间互花米草的株高、节长、基茎、单株地上生物量、种群密度等性状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变化规律与纬度密切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互花米草的株高、节长、基茎、单株地上生物量、种群地上生物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而种群密度呈现为先降后升的2)边缘区的互花米草种群密度优势明显:植物个体矮小细密,种群密度最高达到2668株_m^(-2),是分布区中部的20多倍,较高的种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了个体或分株数量,提高了种群生存概率,降低了因种群面积过小带来的种群灭绝风险;分布区中部的互花米草植株个体优势明显:植株种群密度较低,但植株个体高大粗壮,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达到48.81 g,是分布区边缘的30倍;表明中心区和边缘区的互花米草种群分别表现出"表现最大化"和"种群维持"的适应对策。3)温度是影响不同地区间互花米草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降水次之,而p H和盐度影响较小。
赵相健赵彩云柳晓燕宫碟邓贞贞李俊生
关键词:互花米草纬度梯度生长性状影响因素
外来植物豚草入侵机制被引量:19
2015年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其花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敏原,豚草入侵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入侵性、生境可入侵性和人类干扰密切相关:1)豚草的入侵性在于其具有的高繁殖体压力、高水肥利用效率、化感作用、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多样性;2)生境的可入侵性是由于具有适宜豚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生物多样性较低,且缺乏天敌和高竞争力的土著植物;3)国际贸易、耕作等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对豚草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具有促进作用。建议今后应加强豚草可控试验,以探究豚草入侵的地下过程,研究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生物学特征、表型可塑性、遗传多样性和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邓贞贞白加德赵彩云李俊生
关键词:豚草可入侵性入侵机制入侵性
刈割加遮荫综合治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被引量:13
2014年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索经济有效的控制治理技术对保护我国海滩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集成了刈割与遮荫2种物理控制方法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并与单一刈割的治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一刈割虽然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植株的节数、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等个体生长特征(P<0.05),但对互花米草植株的节长、基茎、种群密度、结穗率和穗长等特征没有显著影响(P>0.05),6个月后互花米草刈割种群的无性生长和有性生殖特征与对照种群已无显著差别。而刈割加遮荫综合处理不仅显著抑制了互花米草节数、节长、基茎、株高、生物量等生长指标(P<0.05),而且有效抑制了幼苗形成,完全抑制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显著降低种群密度(P<0.05),最后导致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死亡,其控制效果远优于单一刈割处理。刈割与遮荫综合控制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去除入侵早期、小面积分布的单一互花米草种群并恢复为沙滩,也可以作为生物替代方法的前期处理。
赵相健柳晓燕宫璐邓贞贞白加德李俊生赵彩云
关键词:互花米草生物入侵刈割遮荫综合控制
中国沿海互花米草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被引量:9
2014年
扩增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ora)叶绿体trnT-trnL和线粒体nad1两个基因片段,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中国沿海地区20个样点的基因序列,并根据互花米草的表型差异将中国沿海互花米草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群,探讨不同种群互花米草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片段的3个多态性位点可将中国沿海地区互花米草分为4种单倍型,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189,Indel单倍型多样性指数(Indel Hd)为0.542,多样性全部来自种群内部;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28,南部种群和北部、中部种群之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015 82、0.004 15,固定指数(Fst)均为0。本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互花米草遗传多样性低,具有明显的瓶颈效应,南部、中部和北部3大种群没有发生遗传分化,推测可能是表型可塑性在3大种群的表型变异上起了更大作用。另外,本研究还指出上海崇明岛互花米草种群在遗传水平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宫璐李俊生柳晓燕赵相健邓贞贞赵彩云
关键词:互花米草基因片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