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彪
- 作品数:43 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2004年7月18~21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被引量:6
- 2005年
- 分析2004年7月18-21日广西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的大尺度动力、热力背景和卫星云图的TBB特征。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西风带的冷空气加入对中尺度云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形成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斜压不稳定区;暴雨强度与中尺度云团的最冷云区亮温和面积密切相关,强降水出现在对流云团的发展阶段,云团下风方和≤-70℃的冷云覆盖区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赵金彪刘万杰何振伟
-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对流云团TBB
- 2013年7月广西一次罕见季风槽暴雨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探测和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7月26-27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罕见的季风槽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短历时降雨强,过程雨量非常之大,灾害十分严重等特点。(2)此次暴雨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暖区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发展较强、亚洲季风槽非常活跃的背景下,由南海季风槽发展而成的特殊罕见的深厚季风涡旋移入广西造成。季风涡旋的垂直伸展厚度和降水强度呈正相关。(3)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常是季风槽加强和维持的原因。地面西低东高的气压场形势和副热带高压脊线呈NW-SE走向使得季风槽能够向北推进并西移进入广西。(4)此次季风槽暴雨过程的高低空配置虽然基本符合广西热带辐合带影响暖区暴雨模型,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如季风槽辐合带的水平尺度较小,但垂直尺度和时间尺度较大;其北上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非台风的牵动等。
- 刘晓梅陈见高安宁赵金彪周云霞
- 关键词:特大暴雨暴雨模型
- 广西区域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
- 2016年
- 利用2010~2014年6~8月FY2E高分辨率逐时红外亮温(TBB)数据对广西区域夏季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MCS分布总体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特征,与广西地形走势相关。北部MCS活跃度较低,南部西南暖湿气流受到十万大山的阻挡,MCS非常活跃,形成了广西最重要的一个暴雨中心。在年际变化上,2013年广西区域MCS活动频率较低,2010年较高,其他年份持平。月变化上,6月MCS最为活跃,7月和8月MCS活跃度降低,与广西各月平均暴雨站次分布曲线相吻合。由于广西区域海陆交界处呈显著的海陆风环流特性,因此,MCS日变化特点是白天向陆地传播、夜间向海洋传播,傍晚陆地MCS活跃度达到峰值。上述特性说明了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了广西区域MCS独特的气候分布特征。
- 何立黄小燕赵金彪罗永明
-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红外亮温时空分布特征
- 2004年7月18~21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
-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分析资料和逐时GOES-9卫星云图资料对2004年7月18~21日广西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的大尺度动力、热力背景和卫星云图的TBB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
- 赵金彪刘万杰何振伟
- 关键词:中尺度云团暴雨过程暴雨强度对流云团
- 文献传递
- 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 4年3月31日广西大风天气过程的环境背景场、层结结构、垂直风切变场、局地层结特征、物理量配置、雷达回波及地面风场特征,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
- 陈伟斌陈见赵金彪翟丽萍
- 关键词:飑线大风
- 文献传递
- 广西几次不同类型天气系统造成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分析被引量:41
- 2007年
- 利用NCEP(分辨率2.5×2.5)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北京"9210"系统下发MICAPS格式常规资料对影响广西6次暴雨过程中的影响天气系统分型,在此基础上利用T 213物理量(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500hPa与850hPa的差值、K指数)格点资料对这6次过程进行垂直剖面和前后时序分析,试图找出不同类型天气系统影响广西造成暴雨过程的一些物理量的共同特征。
- 曾小团农孟松赵金彪
- 关键词:暴雨物理量
- 台风“圣帕”登陆后环流维持和路径变化的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M ICAPS提供的实时探测资料及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下垫面对台风"圣帕"登陆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并对"圣帕"登陆后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圣帕"在陆上长久维持过程中,高层高空槽区正涡度平流使其涡度增加,500 hPa自外界获得正涡度补充,衰减缓慢并保持一定强度;(2)水汽输送和低空急流的维持支持积云对流发展,积云对流对台风的维持具有正反馈作用;(3)"圣帕"路径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是500 hPa大陆副高加强向南伸展,表现为台风西侧环境场的北风风速明显增强,引导气流由东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4)低层冷空气入侵阻挡登陆后的台风低压继续北上,并促使其路径折向西南。
- 韦春霞赵金彪刘万杰
- 关键词:天气学
- 两次台风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比分析
- 利用多普勒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及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滤波技术,对进入北部湾并在越南北部登陆的1213号台风'启德'和1117号台风'纳沙'的水汽辐合、雷达回波、中尺度地面风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 赵金彪韩慎友李佳颖
- 关键词:强降水过程分析台风水汽辐合雷达回波地面风场
- 文献传递
- 夏季多高温年的环流特征及其预测方法探讨
- 本文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应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多高温年的环流特征及其与少高温年环流的差异,利用典型场相关分析理论,分析了7~8月500hPa高度场与前期1~6月500hPa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
- 赵金彪张健挺陈丽娜
- 关键词:夏季高温大气环流气候分析
- 文献传递
- 广西2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异同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加深对华南地区雷暴大风天气形成原因的认识,为此类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参考,笔者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3月30—31日广西连续2天大风天气的成因及差异。主要结论:(1)"3.30"过程发生于暖区中;"3.31"过程由地面锋面触发形成。(2)2次过程都具有强的潜在不稳定层结、风暴潜势和中低层垂直风切变,"3.31"过程强度更强。(3)层结廓线均表现为低层湿层明显,湿层之上干层清晰特征,"3.31"过程湿层较浅,比湿较大,干层较深厚。(4)对流风暴均是在地面辐合线附近生成并沿着辐合线移动发展,或者风暴移到辐合线上得到加强。"3.31"过程辐合线尺度大,移动缓慢。(5)雷达回波特征显示,"3.30"过程由局地生成发展的强单体风暴或多单体风暴造成,"3.31"过程由组织性强的飑线(弓形回波)造成,具有相似大风特征。结果显示,有组织性风暴与单体风暴在层结不稳定、中低层垂直风切变的强度及结构、地面辐合线的尺度和移动速度上有明显差异。
- 陈伟斌农孟松赵金彪翟丽萍
- 关键词: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