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茹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无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发病在48h内的132例ASTE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事件组(31例)和非事件组(101例),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hs-CRP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基线资料比较发现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患者的年龄[(72±11.1)岁与(624-11.8)岁]、hs-cRP[14.1(9.6~15.5)mg/L与6.1(3.1—13.8)mg/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8(0.32~0.43)与0.52(0.45—0.60)]以及病变血管数[单支:7例(22.6%)与60例(59.4%);三支:15例(48.4%)与12例(1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1.27,95%CI:1.13~1.35,P〈0.05)、LVEF(OR=0.00,95%CI:0.00—0.01,P〈0.05)、病变血管数(OR=2.71,95%CI:1.34~5.5,P〈0.05)与心脏事件发生高度相关。通过ROC曲线检验hs—CRP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24~0.832,P〈0.05),计算阳性预测值为0.42。结论入院时hs-CRP水平可预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但其阳性预测值偏低,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到影响hs—CRP的干扰因素。
- 赵茹贺永明杨向军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电图MVP评分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MVP评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PAF患者70例(PAF组)和不伴房颤患者83例(非PAF组),以及健康体检人群63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三组研究对象均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并测量和分析下壁导联P波形态、持续时间及Ⅰ导联P波电压。比较PAF组与非PAF组MVP评分,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MVP评分预测PAF发生的临界值。结果①与非PAF组患者相比,PAF组患者年龄更大[(53.40±11.57)岁vs.(62.70±10.70)岁,P<0.01],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36.90±4.50)mm vs.(41.80±5.73)mm,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65.20±5.40)%vs.(61.70±11.77)%,P<0.01],其余临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PAF组中无论是≤60岁者还是>60岁者,MVP评分均明显高于非PAF组[≤60岁:(2.40±1.07)分vs.(1.80±0.58)分,P<0.05;>60岁:(2.30±0.82)分vs.(1.70±0.56)分,P<0.05];③所有患者MVP评分预测PA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P<0.05);当以2.5为临界值时,MVP评分预测PAF的敏感性为35.7%,特异性为97.3%。结论PAF患者MVP评分明显增加,MVP评分=2.5可能对PAF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时星宇杨正凯刘梓瑞王国强赵茹王钰邹操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P波形态
- 一种切口保护套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口保护套,包括切口保护套本体和活动定位环,切口保护套本体包括外环、内环以及隔离膜,外环顶端表面沿周向排列设有一圈防滑凸条,外环外壁上设有一圈卡环,外环上套设所述活动定位环,活动定位环包括活动环和定位座...
- 赵茹姜伟伟倪璐婷胡亚芬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减速力(DC)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DCM患者100例[DCM组: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0±13.3)岁],另入选健康体检正常者20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男86例,女116例,平均年龄(54.0±13.2)岁].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DC与年龄、性别、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患者DC明显低于对照组[(4.40±2.03) ms比(7.30±1.81) ms,P<0.01],DC≤4.5 ms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2% (62/100)比6%(13/202),P<0.01].DCM组LAD≤40 mm、40 mm< LAD≤50 mm和LAD> 50 mm的患者DC逐渐降低[分别为(5.60±2.04)、(4.50 ±2.07)和(3.60±1.62)ms,P<0.05].DCM组患者DC与LAD呈负相关(r=-0.366,P<0.01),与LVEF呈正相关(r=0.241,P<0.01),与年龄、性别未见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增大是DC降低的独立相关因素(B=-0.074,P<0.05).结论 DCM患者DC降低,提示迷走神经张力下降,LAD增大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 王枫艳邹操董宏凯杨易辰高美雯赵茹金建玲杨向军
- 关键词:迷走神经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率减速力检测的临床意义
- 目的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率高,而心率减速力(DC)是筛选和预警高危猝死者的新指标,能定量反映迷走神经强度.本研究通过观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
- 邹操黄杏梅董宏凯高美雯金建玲赵茹
- 年龄对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心率减速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年龄对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心率减速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9例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组(≥60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并由此计算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心率变异性指标值。结果 3组对象的心率减速力分别为(8.59±1.57)、(7.81±1.62)、(6.72±1.40)ms,中、老年组心率减速力值均小于青年组(t=2.24、5.32,均P<0.05)。青年组女性心率减速力[(7.90±1.06)ms]低于男性[(9.30±1.8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中、老年组不同性别间心率减速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减速力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451,P<0.01)。结论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中,年龄是影响心率减速力的独立影响因子。
- 陈紫凡王枫艳杨易辰高美雯赵茹王钰金建玲邹操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
-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中确诊为阵发性房颤的90例患者(PAF组)和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33例(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以及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PAF组患者的DC值、AC绝对值、SDNN、r MSSD和LAD值均显著升高(P<0.05),24 h平均心率和LF/HF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2)无论是对照组还是PAF组,其组内男女间DC值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同性别间相比,PAF组男性DC值显著升高(P<0.05),而女性DC值呈升高趋势。(3)无论是对照组还是PAF组,其DC值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262 vs.r<-0.548,P均<0.01);与对照组同年龄段者相比,PAF组年龄<60岁者的DC值显著升高(P<0.05),而≥60岁者的DC值呈升高趋势。(4)与对照组相比,PAF组LAD值显著升高(P<0.05),但PAF组患者无论是LAD≤40 mm还是LAD>40 mm,其D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DC值升高,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该指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
- 张芸芸陈紫凡杨易辰王枫艳赵茹金建玲江世丽高美雯邹操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自主神经
- 一种适配手术床用的头颈部手术置物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配手术床用的头颈部手术置物架,置物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方设有平台,所述框架下方安装两个万向调节组件,所述万向调节组件的壳体与支架连接,所述万向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球槽,球槽下方为螺纹孔,万...
- 吕骏张新梅赵茹
-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减速力的特点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年龄<60岁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的特点,为临床诊治窦性心动过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的204例患者(窦缓组)和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04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DC、心率加速力(ac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AC)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窦缓组DC值、AC绝对值及HRV相关指标均明显增高(P <0. 05);对照组男女DC值、窦缓组男女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同性别相比,窦缓组男女DC值均明显增大(P <0. 05)。结论年龄<60岁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减速力增加,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 王金霞孙剑萍陈紫凡植立婷赵茹金建玲江世丽高美雯邹操
-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变异性
- 一种防压疮保护面罩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压疮保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上表面呈前高后低设置,面罩本体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两个扣环,两个扣环之间分别连接有挂绳;面罩前端表面为倾斜平面设置,面罩本体前端表面底部开设有容置口,面罩本体四周底端...
- 倪璐婷姜伟伟赵茹戴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