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璇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絮凝
  • 5篇絮凝剂
  • 5篇生物絮凝
  • 5篇生物絮凝剂
  • 5篇微生物絮凝
  • 5篇微生物絮凝剂
  • 4篇固定化
  • 2篇发酵
  • 1篇絮凝机理
  • 1篇絮凝剂产生菌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生物絮凝剂产...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固定
  • 1篇微生物固定化
  • 1篇微生物絮凝剂...
  • 1篇稳定性
  • 1篇无菌空气
  • 1篇连续发酵
  • 1篇连续化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赵璇
  • 4篇王兰
  • 3篇唐静
  • 1篇孙莹
  • 1篇刘云洁

传媒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固定化XN1菌连续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多孔聚氨酯泡沫为载体,对固定化絮凝剂产生菌进行摇瓶及发酵罐连续培养试验研究,并通过比较不同初糖浓度、菌龄、转速和发酵周期对固定化XN1菌的生长及其产絮凝剂效能的影响,优化了连续生产絮凝剂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摇瓶中,利用糖浓度为2%的初培养基,在150 r/min、28℃下培养60 h即可获得较高活性的固定化细胞;将固定化细胞接种于1%糖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振荡速率调至100 r/min,每8 h更换一次培养基,可连续生产12批次高活性絮凝剂,絮凝活性均在78%以上。采用2 L发酵罐优化工艺,连续生产12批次絮凝剂仅需6.5 d,且所得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均在85%以上,与游离菌生产絮凝剂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453.8%。这说明利用多孔聚酯泡沫颗粒作为固定化载体、分段培养、连续发酵生产絮凝剂的方法是可行的、经济的。
赵璇王兰唐静孙莹
关键词:连续发酵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固定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多种固定化方法及载体,进行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09固定化方法及条件的研究,并对其所产絮凝剂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絮凝活性的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选用粒径为0.5 cm×0.5 cm×0.5 cm的多孔聚氨酯泡沫为固定化载体,4 g/L的固液比,使用初始蔗糖浓度为2%,NaNO3为0.4%的培养基,28℃振荡培养60 h可获得较高活性的固定化细胞,发酵上清液能够保持较高的絮凝率。研究还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此工艺所产高絮凝活性发酵液在含有菌体的反应器内自然静置,发酵液絮凝率仍可缓慢持续上升,维持较高水平达数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王兰赵璇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固定化稳定性
利用固定化菌连续生产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与传统絮凝剂相比,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因此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本课题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与微生物发酵工艺相结合,...
赵璇
文献传递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方法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菌种Aspergillus souae培养固定于载体中;2)将步骤1)制得的固定有菌种的载体放入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加...
王兰赵璇唐静刘云洁
文献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方法被引量:27
2011年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为了为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研究技术,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絮凝产生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不断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与仪器分析技术,剖析了絮凝机理的各种研究方法,最后还提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方向。
王兰唐静赵璇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胞外聚合物研究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