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洪颜

作品数:63 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土壤
  • 8篇微生物
  • 7篇堆肥
  • 7篇秸秆
  • 6篇酶活性
  • 6篇木质纤维素
  • 6篇发酵
  • 5篇地黄
  • 5篇玉米秸
  • 5篇玉米秸秆
  • 5篇微生物群落
  • 4篇堆肥化
  • 4篇性状
  • 4篇厌氧
  • 4篇栽培
  • 4篇沼气
  • 4篇农田
  • 4篇大豆
  • 3篇对植
  • 3篇植物

机构

  • 61篇延边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韩国生命工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吉林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通化市农业科...
  • 1篇农业农村部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3篇赵洪颜
  • 39篇朴仁哲
  • 15篇崔宗均
  • 12篇陈迪
  • 11篇金玉姬
  • 8篇许广波
  • 6篇李艳茹
  • 6篇袁旭峰
  • 6篇李雪
  • 5篇林昊
  • 4篇王小芬
  • 4篇梁运江
  • 3篇王伟东
  • 3篇于海茹
  • 3篇任济伟
  • 3篇刘晶晶
  • 3篇李太元
  • 3篇刘双
  • 3篇李杰
  • 3篇王伟东

传媒

  • 12篇延边大学农学...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第十五次全国...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大豆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农药

年份

  • 2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荷兰农业教育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结合荷兰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匮乏的特殊国情,探讨荷兰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具备的特色,以及富有特色的农业教育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从系统化的农业教育、现场为中心的特制型教学等方面剖析荷兰农业教育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发展农业和农业教育提供参考。
金玉姬赵洪颜朴仁哲
关键词:农业教育
沼液堆肥和牛粪堆肥发酵过程中酶活性及理化指标变化的差异被引量:13
2013年
为评价沼液作为堆肥含氮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开发沼液的处理应用技术,本研究以牛粪树叶堆肥为对照,沼液和树叶混合堆制发酵,探讨其发酵进程中主要酶活性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沼液堆肥和牛粪堆肥在50℃以上的高温持续35d以上,且沼液堆肥持续50℃以上的高温期比牛粪堆肥缩短了8d。沼液堆肥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都是随堆肥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30天(为25.9U/mL)和第45天(为0.15U/mL),脲酶活性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第6天时NH3-N达到最高值4.2mg/(g.24h),第45天时NH3-N达到最低值1.02mg/(g.24h);而牛粪堆肥的β-葡萄糖苷酶、脲酶、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随堆肥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6天分别是44.2U/mL、2.93mg/(g.24h)和0.72U/mL。沼液堆肥有机质降解旺盛腐熟时间缩短。
赵洪颜李杰刘晶晶赵野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沼液堆肥酶活性
百草枯胁迫对地黄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百草枯胁迫下对地黄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关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在百草枯胁迫下,地黄叶片相对电导率减小,丙二醛的含量逐渐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速率逐渐降低,保护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逐渐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增加后降低;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从而为百草枯的抗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朴仁哲赵洪颜金玉姬林昊
关键词:地黄百草枯膜脂过氧化
低温生境中1株产甲烷微菌BDP-8的筛选分离及其系统发育初步分析
2020年
为开发低温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微菌资源,该试验采用亨盖特厌氧分离技术和16S rDNA测序技术,从延边地区低温期的湖底底泥中筛选出1株产甲烷微菌BDP-8,该菌株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5℃,pH值7.0,NaCl浓度为0~0.4 mol/L,该菌株只能利用H2/CO2(80∶20)混合气体。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产甲烷微菌的Methanolaciniapetrotearia菌株。
闫非凡李楠吕云陈迪朴仁哲赵洪颜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长白山猪苓与陕西猪苓的菌丝体转录组差异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长白山猪苓和陕西猪苓因地理隔离存在种间差异,为阐明长白山猪苓与陕西猪苓菌丝体间的基因表达特征,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长白山猪苓与陕西猪苓菌丝体的6份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2种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转录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质控共得到133 662个Transcript和20 999个Unigene。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陕西猪苓菌丝体相比,长白山猪苓菌丝体共有5 881个表达差异基因出现,其中,上调基因有2 616个,下调基因有3 265个。差异基因GO注释分类表明,在细胞组分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膜、膜部分、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器;分子功能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催化活性、结合有关;而在生物学过程中,主要与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有关。差异表达基因KOG注释分类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一般功能基因预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转运、伴侣蛋白,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代谢,信号转导机制,脂质运输和新陈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等有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类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到碳水化合物代谢,翻译,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运输和分解代谢,信号转导,折叠、分拣和降解等。
任洁李太元李艳茹梁运江赵洪颜许广波
关键词:猪苓菌丝体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百草枯对地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百草枯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为了探明地黄对百草枯的抗性及抗性机理,研究了百草枯处理下地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体内的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性。 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含量(0.6kg/hm<'2>)处理下,地黄的...
赵洪颜
关键词:百草枯地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活性抗性机理
文献传递
“两相分区一体”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过程中产气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解决在沼气工程中秸秆利用率低、木质纤维素降解效率低等问题,利用"两相分区一体"新工艺装置,即上部酸化相、下部甲烷相的分段发酵工艺,以玉米秸秆为底物进行沼气发酵,对沼气发酵过程中产气效率各种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提高了"两相分区一体"反应器厌氧发酵的产沼气效率,其中搅拌的反应器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都分别增加650 mL和20.79L,纤维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提高了2.62%和3.74%,且经过搅拌7d后上层酸化相和下层产甲烷相的甲酸、乙酸含量均高于未搅拌的反应器。
李楠王鑫刘忻壑杨梦雅朴仁哲赵洪颜
关键词:玉米秸秆搅拌沼气
沼液堆肥化与牛粪堆肥化的发酵特性及腐熟进程被引量:13
2012年
为评价沼液作为堆肥含氮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开发沼液的处理应用技术,以牛粪树叶堆肥为对照,将沼液和树叶混合堆制发酵,探讨其发酵特性与腐熟进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一直在10℃以下,沼液堆肥化和牛粪堆肥化均能经历35d以上的堆温超过50℃的高温发酵;而沼液堆肥化超过50℃的高温期持续时间比牛粪堆肥化少8d;经60d的发酵沼液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发酵初期的12.14%下降到6.53%,纤维素含量由20.5%下降到9.8%;而牛粪堆肥化的半纤维素含量从12.8%下降到9.56%,纤维素含量由21.5%下降到15.9%。可见沼液堆肥化的分解更彻底。从C/N、温度、可溶性糖含量、含水量、种子发芽指数综合评价两种堆肥的腐熟度,沼液堆肥化进入腐熟状态约经30d,而牛粪堆肥化进入腐熟约需45d。
赵洪颜李杰刘晶晶袁旭峰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发酵特性腐熟度
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中应用的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耕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增产技术体系和农作物合理布局的一门学科。在耕作学的教学中合理应用Seminar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促进耕作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赵洪颜李艳茹朴仁哲许广波全炳武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耕作学课程
复合菌系降解玉米秸秆过程中群落演替与秸秆降解的关系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为了获得木质素降解复合菌系LDC降解玉米秸秆的适宜条件,明确秸秆降解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微生物类群。【方法】以培养温度、pH、培养基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系降解玉米秸秆的培养条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降解时期复合菌系的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结果】复合菌系对秸秆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2°C、初始pH为8.2、装液量为40%,接菌量为10%。此条件下木质素最大降解率为44.5%,相比未优化处理提高13.3%。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复合菌系LDC的优势菌门。在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降解初期的优势菌属为Proteiniphilum(11.9%)、 Sphaerochaeta(8.4%)、 Ruminofilibacter(8.4%)、 Pannonibacter(6.7%)、Pseudomonas(6.1%)和Rhizobium(5.7%);在降解高峰期时,Anaerocolumna(24.0%)、Caenispirillum(9.2%)和Thauera(7.0%)的丰度显著上升,分别是其在降解初期的16.5倍、 3.0倍和5.9倍,而Ruminofilibacter(10.9%)的丰度仍然很高且排在第二位。在降解末期的优势菌属为Ruminofilibacter(25.4%)、Pseudomonas (9.7%)、Sphaerochaeta (8.8%)、Caenispirillum (8.4%)、Pannonibacter (4.3%)、Thauera (4.0%)以及Desulfomicrobium (3.4%)。【结论】明确了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及在不同降解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在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为Pseudomonas、Pannonibacter、Thauera、Ruminofilibacter和Anaerocolumna。
苏鑫王敬红张方政刘嘉乐巩光禄欧阳晓伦魏丹赵洪颜宋福强晏磊王伟东
关键词:玉米秸秆复合菌系木质素降解微生物多样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