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孢妥仑酯与头孢克肟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12
- 1999年
- 头孢妥仑酯是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开发的新的酯型口服三代广谱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以头孢克肟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头孢妥仑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给药方法随机双盲试验中,试验样品里、外包装仅标明“A”与“B”,两药剂量均为200mg,q12h,疗程7~14d。头孢妥仑酯开放组200mg,口服;q12h,疗程7~14d。随机双盲试验中头孢妥仑酯组及头孢克肟组分别各有100例可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0%及92.0%。对各种致病菌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4.0%及92.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2及99.0%。两组安全性评价分别为103例及107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与6.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试验共治疗200例感染患者,则用头孢妥仑酯治疗的全部30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3%,细菌学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为94.8%。316例患者可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总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细菌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妥仑酯与头孢克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4.8%和12.1%(P<0.001)。MIC9?
- 李家泰侯芳赵彩云赵彩云陈亦芳郝凤兰陆红陈亦芳卞如濂郝凤兰李立津刘富光张慧琳王选锭裘雁秋
- 关键词:头孢克肟细菌性感染双盲试验
-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11
- 2000年
- 以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奈替米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价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剂量均为100 mg,每12 h静脉注射,疗程7-10 d。本项临床试验共入选病例243例,其中入选依替米星组122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3例,安全性评价倒数106例,入选奈替米星组12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I例,安全性评价病例102例。试验治疗结果如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4%和87.1%,治疗各种致病菌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7.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9%和89.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与8.8%。结果表明,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 李家泰赵彩云侯杰郭敏张烨陈亦芳张慧琳梁德荣穆国尧周际安刘晓晴赵鸣武姚婉贞朱红
- 关键词:依替米星奈替米星药敏试验
- 头孢妥仑匹酯(ME-1207)新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研究了1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交叉口服头孢妥仑匹酯新、旧两种片剂200mg后的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及尿药浓度。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新、旧制剂的平均峰浓度Cmax为2.51±0.53,2.57±0.58mg·L-1;达峰时间Tpeak 为1.41±0.20,1.44±0.1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t 为7.16±1.48,7.27±1.72mg·h·L-1;消除半衰期T1/2ke,1.36±0.16,1.35±0.16h。新、旧两种制剂24h尿药累积排泄率( %)分别为18.55±4.04,19.23±4.11。ME -1207新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4 %。经统计分析判定新片剂与旧片剂生物等效。
- 张莉李家泰赵彩云刘燕王婉青
- 关键词:头孢妥仑匹酯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 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目的:评价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剂量均为200mg,q12h,po,疗程为7~14d,通过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分别治疗细菌性感染102例。结果:两药的临床有效率均为96.1%,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6.8%与95.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与95.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与3.9%,上述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体外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相似。
- 李家泰赵彩云顾俊明何巧洁张景隆韩小雯
- 关键词:洛美沙星氧氟沙星药理
- 哌拉西林及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5
- 2000年
-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显著性差异(P<0.01),近似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非常显著降低。说明三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 赵彩云李耘李家泰
- 关键词:哌拉西林三唑巴坦Β-内酰胺酶酶稳定性
- 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芦氟沙星(rufloxacin)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为评价其安全有效性,以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剂量用法:芦氟沙星,口服,第一日用量400mg,qd,第二日至疗程结束用量200mgqd;氧氟沙星,300mg,bid。程疗均为7~9d。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临床疗效评价病例数分别为33例与31例,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9%与93.5%,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6.7%与92.3%,细菌学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0.9%和8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与92.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与9.7%。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 赵彩云李家泰郝凤兰
- 关键词:芦氟沙星氧氟沙星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