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亲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VEGF165基因转染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外周血EPCs。实验分脂质体介导pcDNA3.1-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1空质粒转染组,空白对照组。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各组上清液中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噻唑蓝(MTT)检测它们对EPCs增殖的影响。结果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1-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和NO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VEGF质粒转染对EP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外周血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同时能表达一定浓度的VEGF蛋白,并可促进NO的分泌,而对EPCs的活性无明显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EGF165基因和EPCs结合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赵亲明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祖细胞基因转染
- 介入导管与外周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比评价介入导管溶栓与外周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88例深静脉血栓病例分别行介入导管溶栓(44例)和外周静脉溶栓(44例),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变化、血管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均有显著缩小;住院期间、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血管通畅率,介入组优于外周组(P<0.05);介入组出血并发症高于外周组(P<0.01)。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外周静脉血栓具有血栓溶解率高、远期通畅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可控等优点。
- 严金林许中友马霁波祝慧鹏王辉童晓涛赵亲明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尿激酶
- 腔内激光灼闭术与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腔内激光灼闭手术组(激光组,120例)和高位结扎+抽剥手术组(抽剥组,120例),激光组采用810 nm激光连续发射模式,灼闭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小腿局部较严重曲张静脉者,联合点式法剥除,抽剥组通过抽剥器剥除大隐静脉主干,局部及散在静脉,通过点式法剥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出现同侧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抽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高位结扎+抽剥术相比较,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美观、简单、安全、有效、较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严金林李晓强许中友王辉童晓涛赵亲明祝慧鹏
- 关键词:静脉曲张微创
- 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276例,分为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170例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106例,记录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第1天,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患者血钙、血PTH水平水平低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P<0.05)。术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VI区淋巴结清扫、术前维生素D水平较低、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是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相较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可能是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方式。
- 赵亲明胡贤杰许中友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
- Angiojet机械吸栓与置管溶栓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Angiojet吸栓与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39例DVT患者,分为Angiojet吸栓组18例,置管溶栓(CDT)组21例。比较两组静脉通畅率、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消肿率。结果两组静脉通畅率、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消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giojet机械吸栓具有静脉通畅率高、尿激酶用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消肿快等优势,有望成为急性DVT的首选治疗方式。
- 赵亲明许中友
- 关键词: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 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血清差异性表达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初步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究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血清差异性表达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间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病理检查证实的196例乳腺癌患者(0期23例、Ⅰ期46例、Ⅱ期29例、Ⅲ期67例、Ⅳ期31例,平均年龄36.3岁)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64名志愿者(平均年龄37.9岁)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组外周血血清中SNF5的表达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SNF5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NF5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进而探究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血清差异性表达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可行性。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NF5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0、Ⅰ、Ⅱ、Ⅲ、Ⅳ期乳腺癌患者SNF5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5、16、23倍(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NF5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和93%,曲线下面积为0.8734(95%CI:0.923~0.944)。结论染色体重塑分子SNF5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的优点。
- 华科俊胡贤杰周美琪张星陈文忠王辉赵亲明
- 关键词:乳腺癌生物标志物
-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18例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造影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估动脉开通效果,随访记录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踝肱指数(ABI)及下肢动脉彩超。结果18例均通过单独Angiojet吸栓或Angiojet吸栓联合其他介入方式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例吸栓后完全再通,1例吸栓后仍残余血栓联合置管溶栓术(CDT),4例吸栓后伴残余狭窄行球囊扩张,8例吸栓后伴残余狭窄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3例吸栓后伴残余血栓及狭窄,先行CDT再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中2例吸栓后出现膝下分支动脉主干栓塞,1例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小腿肌肉血肿,无穿刺点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及死亡并发症。结论Angiojet吸栓装置对于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性疾病具有疗效显著、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传统的CDT、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
- 赵亲明许中友
-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血管成形术
- 针孔法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及Trivex刨吸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 目的研究针孔法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及Trivex刨吸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总结该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针孔法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分支行腔内激光灼闭,大片...
- 祝慧鹏许中友严金林王辉童晓涛赵亲明
- 关键词:高位结扎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 文献传递
- 炎性指标在阑尾炎穿孔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等炎性指标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含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阑尾手术(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862例。根据阑尾炎是否穿孔分为穿孔组(146例)和未穿孔组(716例)。收集患者术前同一时间点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结果穿孔组和未穿孔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P<0.05)。CRP>50 mg/L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78.8%,特异度是90.9%。穿孔组与未穿孔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25 mg/L时,诊断老年人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82.4%,特异度是81.0%。CRP>50 mg/L时,诊断中青年人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80.2%,特异度是89.7%。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在术前无法准确诊断阑尾炎是否穿孔,但CRP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否穿孔的指标,并且诊断价值在中青年患者中较老年患者强。
- 华科俊胡贤杰张星陈文忠王辉赵亲明
-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炎穿孔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计数
- 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3
- 2013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有严重危害的常见血管疾病,多由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其近期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远期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积极预防及早期有效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传统治疗手段有单纯抗凝、手术取栓以及系统溶栓等…,随着介人技术的普遍开展,目前经导管直接溶栓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DVT的重要手段。我科对3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效果满意。
- 赵亲明许中友祝慧鹏严金林王辉童晓涛
- 关键词:介入溶栓治疗导管直接溶栓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手术取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