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志朴

作品数:3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艺术
  • 10篇美学
  • 7篇教育
  • 6篇艺术教育
  • 3篇审美
  • 3篇文化
  • 2篇哲学
  • 2篇政治美学
  • 2篇石涛
  • 2篇启蒙
  • 2篇清代
  • 2篇情感
  • 2篇美学价值
  • 2篇美学思想
  • 2篇绘画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主义
  • 1篇帝王
  • 1篇电视

机构

  • 27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8篇贺志朴
  • 1篇霍艳霞
  • 1篇梅宝树
  • 1篇姜敏

传媒

  • 10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保定师专学报
  • 2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评论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中国美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美教育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被引量:5
2006年
人类精神的困境,在现代性背景上变得越来越突出,审美教育对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意义,也变得日益重要。在以肉体叙事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中,通过融解了情欲、观念的审美意象的教育,使情感得到无害的宣泄、秩序化和提升,恢复生命的完整内容。审美活动中的共鸣和同情,在造就大众日常生活层面上幸福的同时,能够缓解或消除文明中的紧张、对立和冲突,实现个体、种群和人类本体价值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教育创造诗意化的生存境界,完成人性心理建构。
贺志朴
关键词:美育精神家园
美学的自律性和批判性被引量:2
2020年
康德确立的审美"超功利"是美学的自律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功利,直接体现为精神机能的协调运作。布尔迪厄确定美学的社会学维度、自称"反康德",卡尔松、伯林特以人在环境中的"参与"为依据否定美学的自律性,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瑕疵。美学在经济和生活领域的价值,最终来自它的自律性。艺术和生活合流、把传统的美学原则运用于当代艺术,暴露了传统美学的缺点,艺术美学因为缺乏超验层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能说艺术美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美学的批判性源于艺术不断创造新形式的使命,在指向自身和指向世界的辩证关系中进行批判,不能从抽象的形式主义角度理解自律性,它是具体的——包容涵纳了审美对象的整体。
贺志朴
关键词:自律性艺术美学批判性
人性建构与社会和谐:艺术的功能和效应
2000年
艺术的功效由表层的娱乐达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超越,最终实现情感本体的建构;艺术还以非强制的方式,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认知和教化、组织和激励、传播和沟通,使个体向群体认同;它对种群关系的调整不是外在的、偶然性的,而是在形上层面上重建人和自然、和自身的统一。
贺志朴
关键词:情感本体
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石涛(1642-1707年)是清初力主创新的画家,他对清朝中期之后以至近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石涛的《画语录》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1933年开始,傅抱石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石涛研究的考证文章,...
贺志朴
关键词:绘画艺术石涛美学思想传统文化
文献传递
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展被引量:2
1999年
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以梁启超注重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热情开创为起点, 经历王国维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术发展、赋予其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为中介,至蔡元培而达到理论的建树和实践的关注。在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都吸收、包纳、蕴含了前一阶段, 以思想的逐步有序展开和深化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志朴霍艳霞
关键词:艺术教育逻辑发展思想启蒙教育思想
论近代启蒙思潮对纲常名教的批判被引量:1
1999年
贺志朴
关键词:启蒙思潮启蒙思想家家族本位泛道德主义天下观封建专制制度
论建立艺术教育学学科的现实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虽然艺术教育现象古已有之,但艺术教育问题却消融沉默于教育学科和美学、艺术学科,系统的、科学的艺术教育学体系一直没有得以建立。社会文明进程为艺术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艺术教育学的概念、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论述了它的建立对于素质教育。
贺志朴
关键词:艺术教育社会文明
艺术教育对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被引量:1
2001年
艺术教育以其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审美水平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可以作为艺术教育的素材,受教育者乐意接受。艺术教育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可以在使社会和谐发展、使道德意识得到提高、使科学知识得以传播等方面表现出来。
梅宝树姜敏贺志朴
关键词:艺术教育精神文明
论艺术教育的特点被引量:1
2001年
艺术品是在意象构成中包含着情、意内容。艺术教育以艺术品为媒介来进行 ,就要使受教者通过形式的观照来把握情意。从情的方面来说 ,使受教者学会通过情感的宣泄达到净化 ;从意的方面看 ,要感悟意味和进行理解。它在情感的兴发状态中使受教者获得教益 ,这是其功利性 ;它培养受教者一种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 ,这是它的超越性。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它离不开施教者的引导 ;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来看 。
贺志朴
关键词:艺术教育情感功利性自由性
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被引量:1
2018年
燕赵审美文化中的慷慨悲歌,作为一种文化审美风格,是由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和艺术内容共同呈现的。燕赵审美文化在承德地区是京城的'政治——天下'美学的组成部分;在冀南、冀北、冀东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三大板块的特点。这三大板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形式环绕于京城周围,象征和强化了'天下之中'的观念,这是燕赵审美文化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独特之处。和京城中心以及各文明板块相对应,燕赵大地产生或流传着各具特色的乡土艺术,包括承德的山庄戏剧,冀南的舞狮、拉花、豫剧,冀北的二人台,冀东的评剧、武术艺术,等等,它们共同的精神内容是慷慨悲歌。在当今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燕赵美学精神应该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使之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焕发新的光彩。
贺志朴
关键词:悲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