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淑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腺瘤的核形态定量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大肠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癌进行了核形态定量分析。选用的参数有:核面积、核周长、等效核直径及核形状因子。结果表明:除核形状因子外,其余3项参数在大肠腺癌非典型增生程度分级上有意义;4个参数在大肠腺癌分型上均无意义,从这些参数值上看不出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癌何者更易恶变。
- 易平勇杨光华谭永淑
- 关键词:大肠肿瘤腺瘤增生病理
- 441例小儿畸形病理分析
- 1992年
- 作者报告了441例小儿畸形尸检病例。尸检畸形总检出率为12.03%,其中围产儿尸检畸形检出率(48.43%)是非围产儿(9.21%)的两倍(P<0.005%),年龄愈小,畸形愈多。不同年代的畸形检出率波动较大。系统畸形与疾病畸形均以心血管系统为主,占31%以上,其次为消化系统,再次为神经系统。此外,就畸形对婴儿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畸形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讨论。
- 谭永淑步宏
- 关键词:儿童畸形病理
- 先心病儿童胸腺病理形态变化及其成熟胸腺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 1992年
- 本文观察了28例先心病儿童胸腺常规组织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成熟胸腺细胞进行了标记。发现其胸腺常较早发生退化且成熟胸腺细胞在幼儿常发育不完善。本文就其和患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杨怀涛谭永淑陈钦材苏祖兰
- 关键词:病理胸腺T-细胞
- 庆大霉素、硫糖铝对慢性胃炎疗效的观察
- 1989年
- 本文报道了用庆大霉素和硫糖铝分别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对比。发现二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病理变化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庆大霉素的疗效则优于硫糖铝(P<0.005)。推测可能与庆大霉素抑制幽门弯曲菌有关。作者还观察到: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病理变化的改善并不同步,尤其是轻症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明显而病理改善不大。
- 陈掌珠陈德珍吴继英万世琼张学英谭永淑
- 关键词:胃炎庆大霉素硫糖铝疗效
- 阿霉素肾病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1995年
- 阿霉索(adriamycin)静脉或腹腔注射,可诱发大鼠和家兔的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该模型具有慢性进展性肾损害的特点,早期肾组织大致正常,中期肾小球上皮空泡变性,晚期节假性或全小球硬化。这种肾病和肾小球硬化模型与人类进行性肾脏疾病的表现非常相似,在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免疫病理、药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赵军宁谭永淑姚先莹
-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电荷屏障阴离子位点肾病模型空泡变性
- 骨性纤维发育异常被引量:7
- 1999年
- 骨性纤维发育异常彭明惺,谭永淑,刘利君骨性纤维发育异常(osteofibrousdysplasia,OD)是从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dysplasia,FD)中划分出来的单一病种,曾被称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1995年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199...
- 彭明惺谭永淑刘利君
- 关键词:OD病理
- 转移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被引量:1
- 1993年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的较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自1924年Darier和Ferrand首次报道,次年由Hoffman命名为DFSP以来,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对其组织来源病理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最近还陆续发现了DFSP的一些新类型。
- 胡颖川谭永淑杨光华步宏
- 关键词:皮肤肿瘤纤维肉瘤病理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HLA-Ⅰ类抗原表达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确定体内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的 HL A - 类抗原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 SAB法对 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冰冻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6例标本的肝癌细胞都有较强的 HL A- 类抗原表达。结论 从 HL A- 类抗原表达角度看 ,研制肝癌
- 黄健蔡美英黎光魏大鹏谭永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 发热、上腹部及胸疼痛、肝肿大、胸腹腔及心包腔积液
- 1998年
- 病历摘要患者男,24岁。因上腹部反复疼痛4年,发热、咯血14天,加重5天,于1997年1月7日入院。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腹泻,反复发作。B超示“肝大,胆囊增大”。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入院前2周受凉后发热,体温385℃,伴胸痛、咳嗽、...
- 庞宗国谭永淑章茂顺
- 关键词:发热肝肿大心包积液
- 兔注射性肌挛缩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
- 1988年
- 注射性臀肌挛缩是累及儿童的一种疾患;常致行走障碍。患儿在幼年时多有较长期的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以下称PNC)等药物史。为了探讨其发病是否与注射药物有关,本院小儿科成功地建立了注射性肌挛缩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 谭永淑彭明惺
- 关键词:注射性肌挛缩病理观察药物史局部麻醉作用肌纤维萎缩